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略天府大農業——寫在全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現場會召開之際

  • 發佈時間:2015-07-20 09:08: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營天下,略有四海”。

  兩千年古堰滋潤的天府之國,阡陌縱橫,大地無垠,有著五穀豐饒的堅實基礎。

  美稱相沿至今,既有四川數千萬農民汗水裏抽穗的力量,更有全省上下奮力推進農業轉型過程中積蓄變革的能量——

  從2008年確立“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2009年起每年都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召開現代農業推進會,到高標準農田建設納入全省“十二五”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大基地大産業大市場大品牌”打造現代農業千億示範工程,再到創新農業生産經營體制機制,構建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四川農業走出一條提質增效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鏗鏘道路。

  新常態下新征程。踏著連年錢糧雙增的節拍,四川拉開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經略天府大幕。

  調優産業佈局,由數量為主向數量品質效益並重轉變

  2013年,四川實現改革開放以來糧食生産首次“七連增”,實現了35年來的首次突破;2015年,糧食面積將穩定在9700萬畝以上,馬鈴薯、茶葉、柑橘、中藥材等八大産業整體實力進入全國三強,上半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5318元,增長10.3%,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準0.8個百分點。

  “近幾年,四川農業實現了持續增産增收,有力地保障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但各種風險和結構性矛盾也在積累聚集。”四川省副省長曲木史哈指出,糧油等大宗農産品價格瓶頸成了衝不破的“天花板”,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産品價格週期性劇烈波動成了擺脫不了的“常態”,“從自身來看,問題的根源主要還是農産品雷同,市場競爭力不強。”

  調整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刻不容緩。按照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升糧食生産能力、按照資源稟賦調整優化區域産業結構、立足消費導向調整優化品種品質結構——四川農業轉型路徑十分明晰:圍繞建設大基地,培育壯大具有區域特色的支柱産業、主導産品和特色品牌;大力發展優質糧油,打造優勢産業帶和集中發展區;瞄準市場需求,發展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綠色農業,滿足現今吃得平衡、安全和健康的新要求。

  在這場轉方式調結構的大農業産業佈局中,糧食,是四川的決策者們始終緊繃的一根弦。

  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産省之一,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絕不意味著放鬆糧食生産、破壞農業生産能力,必須立足省內自求平衡,堅持保耕地、提産能、穩産量——對此,四川農口有著深刻而清醒的認識。

  “提高農業生産能力,核心是堅守耕地紅線,建設高標準農田,增加耕地有效灌溉面積。”四川省農業廳廳長任永昌説,今年是實施《建設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工程規劃綱要》收官之年,省政府已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納入民生工程考核,四川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糧食生産“功能區”、建設一批糧食生産“示範區”、培育一批適度規模經營“專業隊”,抓好90個糧食生産重點縣生産能力建設,選擇糧食産量5億斤以上的重點縣提質擴面,示範打造一批旱澇保收的穩産區、先進技術的應用區、創新機制的先行區、綠色增産模式的示範區。“到2020年,全省糧食生産能力達到800億斤以上,全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達到1000萬畝以上。”

  政策利好,刺激著川蜀大地種糧“標兵”們不斷書寫糧食增産增收的奇跡。

  7月,廣漢市現代糧食産業示範基地。一條600公里綿延生産道,串起沿路10萬畝蔥郁稻田風光,刷新了人們對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耕作的傳統印象。

  村民黃明水從2001年開始規模化種田,從零星租包60余畝河灘改造地到今天流轉5000畝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他説這得益於“兩條腿”走路:“一靠政策扶持,二靠科技支撐。”

  從2011年起,廣漢市除了落實省上的優惠政策外,額外對現代糧食産業核心區不同規模經營的業主每畝獎勵100-300元,3年來各級財政已投入了10億元。全市農機化平均水準75.2%,居全省第一。

  2003年30畝、2005年300畝、2011年1000畝、2014年2000畝……一本規模種糧逐年翻番的賬本,記載著全國種糧售糧大戶、邛崍市固驛鎮花園村村民周家林10餘年的糧食致富征途。今年老周又投資建成了育秧房、倉儲室、糧食加工廠,走上糧食一體化生産道路,創下繼“種糧過百萬”後的收入新高:“水稻加小麥,純收入突破200萬元。”

  一手抓糧食生産、一手抓特色産業,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向數量品質效益並重轉變——目前全省建成萬畝億元示範區800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7個、國家級農業産業化示範基地9個,新建和改造提升“千斤糧萬元錢”“噸糧五千元”糧經複合産業基地340萬畝,形成了川西300萬畝茶葉産業帶、成都平原600萬畝稻菜輪作産業帶、長江上游400萬畝晚熟柑橘等集中發展區,盆地優質生豬、盆周山區優質肉牛羊、川中優質禽兔等優勢主産區正在加快建設中……昔日四川點多面廣的小規模分散經營農業形態,開始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産業化的效應。

  轉變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翻開地圖,西部大省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幾大地貌單元,地形複雜多樣,農業資源相對短缺,全省每人平均耕地僅1畝,中低産田土比重高達68.2%,有效灌溉農田面積僅47%,重用輕養、開發過度、污染加重的投入産出幾乎到了極限……

  轉變農業生産方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就要從根本上解決發展生産和優化生態的矛盾。於是,“創新”與“轉化”並重、“保護”與“治理”並重、“産出來”與“管出來”並重的具體發展思路應運而生。一套高産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複製的技術模式,一批增産增效並進、生産生態協調可持續的示範區開始在全省各地涌現。

  “小麥—玉米—大豆”新型帶狀複合種植模式,是閃爍在仁壽縣珠嘉鎮踏水村專家大院裏的科技之光。“3月種玉米、6月播大豆,2米開廂3種作物間套種。”仁壽縣農業局總農藝師毛樹明告訴記者,這套三季輪作技術促成連年糧豆豐收,目前在間套模式下小麥已實現全程機播,“今年一畝小麥300公斤、玉米600公斤、大豆有望達到150公斤。”

  作為四川現代糧食生産示範基地中的丘區代表之一,仁壽縣近年來不斷提升科技貢獻率,把高産創建、科技增糧作為發展糧食生産的重要舉措,項目區糧食良種率、新技術推廣率均達到100%。同時,該縣也成為四川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院校推廣應用、展示農業科技新成果、新品種的“孵化園”。

  “雙六尺”帶狀種植對旱地農業改制、增溫保溫進行早玉米生産、花生膜側栽培集雨抗旱、秸稈覆蓋還田……蒼溪縣通過一整套避災農業措施的落實,有力保障了特大旱區農業生産持續健康發展。今年被農業部確定為保護性耕作技術創新與整合項目示範縣後,將建立南方水旱輪作區保護性耕作技術示範片4個,涉及14個村的萬畝核心區將提高小麥、油菜、水稻等農作物産量7%以上。

  通過實施農科教、産學研大聯合、大協作,強化增産、效益、綠色“三個理念”,突出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藥劑安全投入“三個優先”,四川提出:到2020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達到7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同時,建設一批種養迴圈農業示範區,帶動全省農牧業高效迴圈發展。

  在成都市金堂10萬畝丘區特色産業示範基地,印有“佳榮家庭農場”字樣的蔬菜車不時在村道上往返,將剛剛採摘的“放心菜”送到每一個訂戶家中。

  “除了澆水就是澆糞,每天500斤‘二荊條’有好多賣好多。”農場負責人張家銀給記者展示了當天一批次蔬菜的農藥殘留檢測結果,每一件樣品都控制在8%以下。百餘畝蔬菜采收後的殘渣用來喂豬、跑山雞,畜禽糞便作為農家肥直接還田,實現了農場資源的可迴圈利用。

  國家生豬調出大縣——邛崍市今年啟動了全市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治理工作,通過就近迴圈、異地迴圈、多形式綜合利用等三種模式整體推進面源污染治理,整合投入各類資金3000余萬元,建成種養迴圈經濟示範點28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達標率70%以上。

  據四川省農業廳統計,2015年初全省農村沼氣用戶保有量首次突破600萬戶大關,居全國第一位,農村普及率突破65%;到2020年,全省農村沼氣普及率將達到7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

  2條生物燃料生産線,年加工秸稈6萬噸……廣漢市去年引進建成的柯菲生物能源公司,折射出近年來秸稈綜合利用的成效:在2013年發展秸稈“戶集組運鎮加工”的處理模式後,進一步強化疏堵結合、獎懲掛鉤的工作措施,逐步建立起政府支援、市場導向的秸稈綜合利用體系。

  高端源自高起點。在全省率先推行鄉鎮場鎮污水濕地處理模式、全域取締肥水養魚、全縣森林禁伐3年……西充縣農業局局長郭崢嶸坦言,從2008年發展有機農業起,正是這些近乎“苛刻”的環境指標,造就了今天享譽全國的“西部有機食品第一縣”。目前西充建成有機農産品基地13.3萬畝,5大類、98個品種通過認證,規模居西部縣域第一。

  在全省農業發展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變的過程中,一個健全的農産品品質安全標準體系也在加速成型。

  創新農業經營體制,由産品生産向構建産業鏈、價值鏈轉變

  依託四化同步、城鄉融合,把農民增收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綜合施策促進農民增收——在向農村改革要紅利、向現代農業要效益、向新型業態要活力的農業轉型升級中,蜀鄉萬千農戶也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經營的角色嬗變。

  40歲的楊光是崇州市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一名農業職業經理人。6年從事糧油貿易的經驗及對農業的深刻認識,讓他在去年合作社的職業經理人公開競聘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種糧食要懂得控製成本,提高産出,才能實現共贏。”他説。

  楊光一人管理5000畝土地,從耕地、播種、施肥、灌水、病蟲防治到農機具的使用,都制定了精細化的管理細則和生産流程,將每畝種植成本控制在800元左右。在收益部分,合作社採取“保底+分紅”的方式,以一畝300斤大米為保底收入,單畝創造的效益加上糧食補貼資金按1:2:7分配。“10%作為合作社公積金、20%作為社員土地入股分紅、70%作為職業經理人佣金。”楊光告訴記者,輔以超産分成或二次分紅等分配方式,崇州職業經理人每畝收益在150元左右,入社農戶在收回生産成本後,每畝直接增收約500元。

  在崇州,像楊光一樣的“農業CEO”有1588人。而他們身後,是在糧食規模經營的實踐中,成功構建的一個“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三位一體的“農業共營制”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科學回答了“誰來經營”“誰來種地”“誰來服務”三個難題,實現了經營主體“共建共營”、經營收益“共營共用”、經營目標“共營多贏”。

  邛崍市在推進糧食規模化生産經營過程中,積極探索“兩主體四中心”規模種糧新型經營服務模式。祥和農機專業合作社和牟禮開元種植專業合作社既是經營主體,也是服務主體,配套建設育秧中心、農機中心、烘乾倉儲中心、糧食加工中心,打通糧食生産管理各個環節,在滿足自身規模化糧食生産需要的同時,又為其他糧食種植業主提供從種植到收割,從烘乾儲藏到加工銷售等關鍵環節“一條龍”式全程服務,延長了糧食規模化生産經營的産業鏈條。

  彭州依託“菜—稻—菜”糧經複合高産高效示範基地和四川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的載體功能,成功舉辦五屆國家級蔬菜博覽會,全國第二個蔬菜價格指數——彭州(雨潤)指數成為全川乃至西部地區蔬菜經濟的“晴雨錶”,形成了“北有壽光、南有彭州”的全國蔬菜發展格局。

  ……

  全省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實現近三年年均增長20%,今年1~5月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4421.3億元,增長7.5%;到2020年,全省適度規模經營面積將佔流轉面積的50%以上。立足規模、特色、優質、安全、品牌增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制正在構建,逐步實現由産品生産向産業鏈、價值鏈生産轉變,引領農業品牌打造與産業升級。

  廣元市昭化區月光村水稻專業合作社生産的“女皇貢米”因地處女皇故里而得名,更重要的是,這一地帶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生産出的大米蛋白質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去年“女皇貢米”榮獲中國(廣州)國際食品展金獎,成功打入省內外各大超市,帶動10個鄉鎮4萬畝綠色優質水稻走上品牌化經營道路。

  一條日産200噸有機大米的智慧化生産線、13款有機米包裝設計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西充航粒香米業公司2013年在原有萬噸倉儲能力的基礎上成立“糧食銀行”,2015年新增倉容2萬噸,一條日烘600噸稻穀的全自動烘乾設備生産線正在開工,劍指兩年後建成川東北最大的優質水稻基地。

  引進現代農業項目,進一步轉方式調結構,推動傳統農業向融生産性、生活性和生態性于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轉型。智慧農業、“網際網路+農業”等新型業態開始在各地悄然興起。

  在農業訂單生産過程中,自貢榮縣大農和公司與電信部門、金融機構合作,充分利用大數據紅利,開發出基於該公司組建的職業農民、機械化耕種、職業經理人、消費助力四支隊伍的“大農和雲”平臺軟體系統,實現了農業管理的可控制、精準化、智慧化。

  “先給農戶發放智慧手機安裝App,農民通過提示簡單操作即可。”公司總經理吳劍給記者做了一個演示:在“直通需求”界面上有技術服務、購買産品、貸款等多項選擇,農戶只需手指一點,“雲”後臺將回拔了解需求,然後分單到相應的經紀人或服務隊處理需求,“剩下的就交給相應的部門跟進就行了。”吳劍説,未來“雲”平臺將實現與公司電商系統“大農匯”及“淘自貢”、“天貓”等網路平臺互聯互通,解決農産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一張VIP卡,一邊通過網路全程可視追溯所有農産品的生産過程和生産環境,一邊完成有機果蔬“私人訂制”……郫縣多利農莊採用“從田間到餐桌”直供會員的服務模式,運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對農産品的流通管理和個體識別實現全過程品質溯源,高端智慧化農業模式在當地嶄露頭角。

  拓展農業生態、文化服務功能,讓農民盡享農業多功能衍生拓展帶來的收益,四川將以現代大農業觀統籌推進産業發展,提升農業的生態價值、休閒價值和文化價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到2020年,休閒農業綜合經營收入將達2000億元、增長1.7倍,帶動2000萬農民致富奔小康。具有更高附加值、更強競爭力的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中國西部農業六次産業,將從這裡引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