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地大蒜價格猛漲 專家:“蒜你狠”不會重來

  • 發佈時間:2015-07-20 07:43: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林  責任編輯:羅伯特

  悄然間,大蒜的價格突然上漲。

  自5月初以來,部分地區的大蒜批發和零售價格一路上漲。根據媒體報道,北京、上海、南京、蘭州等地的大蒜批發和零售價格普遍都有上漲的趨勢,其中蘭州近兩月以來的紅皮蒜批發均價每月上漲10%左右,上海市場的大蒜更是在半個月內漲價15%。

  近日,記者在北京市豐台區新發地農産品市場看到,其他農産品批發區域大多有貨車進出,工人忙著裝卸和搬運蔬菜等貨物。但在大蒜批發區域,批發商和工人大多在陰涼處昏睡或打牌,一旁的車廂裏則堆積著一袋袋的大蒜。

  高先生是山東濟寧人,在北京新發地農産品市場經營大蒜批發生意。據他透露,從5月初開始,大蒜批發價格一直維持在較高水準。“這幾天大蒜的平均(批發)價格都是3元左右,最少都是2.8元(每斤)。”

  記者查詢商務部“城鄉市場監測資訊服務體系”發佈平臺發現,去年6月、7月,全國大蒜的平均價格分別為5元/公斤、5.1元/公斤,而今年6月、7月大蒜的平均價格為6.2元/公斤、6.4元/公斤。而且,今年6月、7月,大蒜價格水準仍呈上漲趨勢。

  推動批發價格上漲的直接因素是大蒜收購價格的上漲。高先生表示,目前大蒜的收購價為2.6~2.7元/斤,而去年的收購價一直維持在1.5元/斤以下。

  然而,高漲的價格卻並沒有讓高先生開心起來。“大蒜是漲價了,可是不好賣。”據他介紹,這兩個月他批發銷售的大蒜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四成左右。價格上漲,銷量卻下跌。

  不僅高先生遇到了這種矛盾,很多同行也為這一矛盾苦惱。因為今年大蒜批發銷售緩慢,收購價高,有的同行甚至決定不再做大蒜批發生意。為了能增加銷量,高先生則把貨源分散運到天津、武漢等地批發售賣,因為他聽同行説“那邊可能還好賣一點”。

  為了把手頭的新蒜批發出去,另一位來自山東高密的吳姓批發商已經在新發地市場守了一個多月。他表示,以前一週左右就能賣完一車大蒜,現在至少需要十多天。“今年的大蒜批發生意不好做啊,出貨太慢了。”該批發商説。

  上述吳姓批發商表示,今年大蒜價格高漲的主要原因在於去年大蒜價格便宜,導致今年的大蒜種植面積縮小,市場供應量也減少。而且農戶和蒜企對大蒜價格普遍看漲,因此減少了出貨量。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穆月英分析,此次大蒜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供給量減少導致價格上漲,而消費者對大蒜的需求卻並沒有增多。

  她進一步解釋説:“五六月份是新蒜上市前的空檔期,供給量會比較少。但大蒜不是生活必需品,要是價格上漲太多,消費者也會主動減少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則認為,供應商對大蒜價格心理預期較高,因此産生存貨和惜售心理,從而間接推高了大蒜的價格水準。

  大蒜價格的上漲很容易讓人聯想起2011年的“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等事件。當時大蒜、生薑、大豆等農産品價格飆升,有的甚至超過豬肉的價格。

  對此,李國祥和穆月英都認為“蒜你狠”不會重來。

  李國祥表示,目前我國通脹率較低,跟2011年出現“蒜你狠”現象時“完全不一樣”。穆月英則指出,大蒜屬於小件農産品,其價格波動對農産品市場整體和居民消費生活的影響不大。

  穆月英預測,隨著新蒜收穫,7月份以後大蒜的供給量增加,價格將會降低,或者上漲幅度將放緩。

  李國祥表示,未來小件農産品出現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會更大,但不會引起大宗農産品價格和整體農産品市場的價格波動。

  據他分析,這是因為有些地方專門生産某些小件農産品,容易受到當地氣候、政策和批發商的影響。例如此次“有價無市”的大蒜,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産自山東金鄉等地。

  但同時,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通脹率保持在較低水準,再加上國家對大宗農産品價格也有一定的管控措施。“因此,小件農産品對市場整體的影響會很小。”李國祥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