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引領“智慧製造”進入新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7-20 01:31:0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高新區創新風雲錄

  □ 本報記者魏 東通訊員沈振江

  電腦螢幕上那個複雜的三維數據模型,在按動列印鍵後,不大會兒功夫就實實在在地立在了眼前。這就是3D列印帶給我們的震撼與魅力。當前,這項新興的高科技産業正在濰坊高新區落地生根、快速成長。這項堪稱製造工藝的顛覆性創新,為傳統機械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革命性的技術服務,也促使濰坊高新區“智慧製造”邁入了新時代。

  顛覆性創新:3D列印舉一役而利全局

  在濰坊3D列印技術創新中心——賽迪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企業的生産地點像是個小巧的“辦公室”——只有兩台一人高的白色機器和其他配套裝置。只要輸入數據模型,按動列印鍵,它們就會像“神筆馬良”那樣,把各種奇思妙想的“創意”變成巧奪天工的實物。公司技術人員趙正傑告訴記者,目前賽迪已從美國獲得了首批150台桌面印表機的訂單,用於美國中小學校的教育推廣。

  以機械、汽車裝備為代表的製造業是濰坊市的“當家産業”,在全市産業轉型中擔綱重任。然而,關鍵零部件和基礎件新産品開發缺乏更有力的技術支撐,成為制約全市製造業加快轉型升級的“瓶頸”。

  從製造工藝的角度講,3D列印是對關鍵零部件和基礎件新産品開發的一種顛覆性創新,將大大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效率,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這對製造業的創新發展來説無疑是一大“福音”。

  以濰柴動力為例,企業擁有國內唯一的包含發動機、變速器、車橋、商用車在內的重型卡車産業鏈,整個鏈條的轉型升級都離不開關鍵零部件的創新。“採用傳統工藝,往往面臨鑄件新産品試製方法落後、模具壽命不高的問題,生産效率低、成本高。”高新區經發局工信科負責人介紹説,採用3D列印領域的金屬件無模數字化精密成形技術後,可以進行快速試製,從而縮短新産品研發週期,降低50%的成本,縮短工時70%以上。

  在濰坊高新區,以濰柴動力、福田汽車等龍頭企業為引領,汽車及裝備製造産業規模以上企業已聚集51家,其中産值過億元的企業就有22家。“濰柴面臨的是整個産業鏈共同的難題。而3D列印技術的推廣應用,正是通過提升工業設計和技術服務的方式,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殺手锏’,在打好高新區乃至全市製造業轉型升級戰役中起到舉一役而利全局的重大作用。”濰坊光電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主任宋執明説。

  搭建平臺:“升級需求”催生集約服務

  擔當打造全市“科技創新高地、科學發展引擎”使命的濰坊高新區,如何更好發揮3D列印技術服務功能,使之與已有産業融合發展、相得益彰?

  濰坊高新區的思路是,圍繞區域內傳統機械裝備製造業升級需求,以技術服務為引領,搭建産業發展平臺,完善産業鏈條,加速3D列印産業化發展。

  在濰坊高新區,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對3D列印産業十分渴求。但每個企業都有需求,不代表每個企業都要購買、配備3D列印設備。對單個企業來説,3D列印的高投入與其應用價值並不成正比,企業單打獨鬥發展3D列印,顯然“不划算”。

  為破解這一難題,濰坊高新區從推行集約服務入手。通過建設專業化的産業發展公共平臺,吸引聚集3D列印企業,把零星的需求集中到一起,做成大蛋糕。

  “高新區是個高新技術産業密集的區域,這裡的市場非常廣闊,正是我們3D列印技術的用武之地。”賽迪公司總經理牛洪波介紹説,通過製造研發階段的金屬和非金屬手板模型,進行少批量終端産品的直接數字化生産,賽迪為客戶們提供了高質高效又十分經濟的技術支撐,成了他們加快新産品研發必不可少的“催化劑”。

  研發出全球首款前置前驅8AT的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正將目標瞄準更高端的變速器産品。研發所需的精密零部件,離不開強大的模型支撐。在賽迪的技術服務下,盛瑞的模型製造大大加快,改進、研發實現同步提速。而像盛瑞一樣離不開3D列印技術的還有福田、歌爾、共達電聲、豪邁機械等諸多企業。

  “我們並不缺乏創意,但受製造工藝限制,很多好創意只能是空中樓閣。”牛洪波介紹説,借助3D列印技術,好創意可以短時間裏變為現實,“中國智造”將從“敢想不敢做”的時代步入“敢想敢做”的時代。

  目前,投資1億元的濰坊3D列印技術創新中心已聚集3D列印企業7家,與清華大學、東北大學、鄭州機械研究所、山東大學等7家高校科研機構達成合作意向,重點打造集“産、學、研、用”于一體,具有産業集聚和發展引領示範作用的區域性科普、加工服務、研發、創意、體驗中心,建成後逐步形成全國技術領先、面向行業應用的3D列印産業發展平臺。

  培強産業:為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

  高點規劃,設定清晰長遠的産業發展路徑,是濰坊高新區推動3D列印産業快速發展的突出亮點。

  濰坊市委副書記、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王獻玲明確提出:要著眼加快3D列印産業化應用,科學搞好産業規劃,創新技術鏈、健全服務鏈、培育産業鏈,推動3D列印技術與傳統産業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濰坊現代製造業整體水準。

  建立産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技術整合創新,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是加快培強3D列印産業的現實需求。為此,濰坊高新區組建以市場為導向,以3D列印技術、材料研發生産企業和3D列印技術應用企業為主體,跨行業産學研相結合的濰坊3D列印暨先進製造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培強做大從設計、加工、裝備、材料到應用服務的産業鏈條。

  該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轉化一批科研成果,孵化一批創新企業,培育一批骨幹企業,提高全市3D列印技術領域國內外競爭能力和市場佔有率。據介紹,未來3—5年內,該聯盟將圍繞建設3D列印技術創新中心和3D列印總部基地,建立市級推進機制,出臺産業扶持政策,設立專項發展基金,建立專家顧問團隊,加強産學研交流合作,加快3D列印技術産業化、市場化進程,加速3D列印技術與傳統製造技術有機結合,大力發展金屬件無模數字化精密成形、金屬件高質高效增材製造、模具數字化再製造、金屬絲材製備、多金屬融覆等增材製造技術,全面提升裝備製造業創新水準,為全市産業轉型注入“智慧製造”的新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