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增速·增質·增信

  • 發佈時間:2015-07-17 05:52: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的增速好于預期”“中國穩增長政策和深化改革開放的效果正在顯現”“對中國下半年的經濟形勢有信心,這對全球經濟非常重要”……這是15日中國拿出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後,眾多受訪海外專家們的普遍反應。

  經濟增速站得穩

  和往常一樣,經濟增速仍然是最顯眼、也最容易拿來討論的指標。但和前幾年不同,海外專家和輿論面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似乎多了些淡定與理解。不少人都認識到,對於爬坡過坎的中國經濟,增速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事。觀察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顯然需要更多的維度。

  “中國最新經濟數據給人的第一印像是企穩,不少跡象表明中國經濟正以重拾動能的姿態進入下半年,”彭博社亞洲經濟學家歐樂鷹和陳世淵在一份報告中説,“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好于市場預期的6.8%,6月份工業增加值和零售額也在加速增長,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止跌回穩……這些很可能是受到穩增長措施傳導至實體經濟和股市繁榮提升金融行業增加值的綜合影響。”

  在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教授伊戈爾·尼古拉耶夫看來,上半年經濟數據是“令人愉快的意外”。他説,中國經濟的關鍵指標高於預期,但低於前幾年的水準。這無須擔憂,中國過去三十年取得了卓越的發展成就,但畢竟不可能始終保持那麼高的速度。人們一直在討論什麼時候增速應該降下來一些,而目前正在發生這種情況。

  提質增效在路上

  除了增速站穩走好,中國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率也在提高。在尋求經濟再平衡的道路上,中國用深化改革和精準調控的辦法,邁出了堅實的腳步。

  不少海外專家注意到中國經濟的“新變化”——第三産業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升至49.5%;消費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馬車;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跑贏GDP增速;就業形勢超預期,上半年已完成全年指標的71.8%;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不斷涌現,上半年新登記註冊企業比去年同期增長19.4%……

  “今年以來,中國將重點放在改革和結構性調整上,成就顯著,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所上升。未來中國應沿著這條正確的道路繼續前行,而不是回到採取政策強力刺激的老路,”巴西聖保羅因斯珀商學院經濟學教授羅伯托·達馬斯對記者説,“結構性調整不是短期內能完成,可能要持續十年左右,對此我們要保持足夠耐心。”

  下半年值得期待

  展望下半年,受訪海外專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將延續企穩向好的總趨勢。隨著“一帶一路”、國際産能合作等戰略付諸實施,加之先前穩增長措施和市場化改革的效果逐步顯現,中國經濟將展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預計下半年中國經濟將保持目前的增長速度,”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裏克松説,“中國政府將在促進實體經濟增長和適時推出貨幣支援政策之間尋找平衡,以保持中高速水準的增長。”

  英國埃森哲全球戰略諮詢主管馬克·斯皮爾曼説,中國經濟在未來幾年或有放緩,但不會硬著陸,國內消費的回升將彌補投資的下降。中國對全球經濟而言顯然非常重要。中國的市場需求、海外投資、“一帶一路”戰略,在全球建設的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工程,將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增長與穩定。

  英國華威商學院教授卡邁勒·邁拉赫也認為,中國經濟具有韌性,足以抵禦經濟結構再平衡過程中的經濟波動。這也取決於政府有能力推動一些意義深遠的改革,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據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