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腫瘤放療領域刻上中國印記

  • 發佈時間:2015-07-17 02:31:1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星燦爛

  運用質子或重離子射線治療腫瘤是當今國際公認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療技術,因殺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而被譽為“治癌利器”。今年5月,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正式開業運營。中國腫瘤放射治療也正式邁入全球最前沿的“粒子時代”。

  這是一座連美國都一度想要放棄的險要山頭。

  除去特殊的技術和安全因素,質子重離子技術投資成本高、回報週期長,僅單套系統設備就需13億人民幣的投資額。

  上海扛著巨大壓力,經10年論證,形成各類報告16份,近10萬字,最終拍板:引入質子重離子技術,搶佔腫瘤放療領域的世界“制高點”併發出中國話語權。

  事實上,質子技術雖在全球應用較多,但仍未普及,而重離子技術則在20年前才剛剛在日、德等極少數發達國家臨床研發。截至目前,全球總病例不過一萬五千多例。

  十年磨一劍,爬坡的過程是一次次的自我挑戰。

  按照合同規定,必須在3年內完成項目基建,而後德方將進場設備安裝調試。去掉審批過程,真正留給施工的僅有26個月。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的卻是一道難題: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原副主任諸葛立榮表示,由於質子重離子技術的特殊性,設備供應商對系統設備的建築施工要求極其嚴苛,建築防輻射遮罩、場地振動、結構差異沉降等參數要求必須全部與同類項目世界最先進的建築標準一致,國內沒有先例。

  德國用了6年完成的工程,留給上海的只有26個月。

  “我們排除萬難,堅持走到了這一步;如果放棄,下一次佔領腫瘤放療高地的機會,不知再等多少年。”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項目的責任人、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主任陳建平坦言,憑著這股子執著勁,引進小組不分晝夜,取消所有假日,被戲稱為“5+2、白加黑”,硬是攻克了山頭。竣工當日,不茍言笑的德方技術負責人脫帽致敬:“這麼短的時間,這麼繁重的任務,我們德國人未必做得到,你們中國人卻做到了!”

  當質子重離子系統設備引出第一條高能粒子束流,並在薄膜上掃描出“滬”字,金髮碧眼的外國專家緊緊握著中國同僚的手,勝利的喜悅、對理想的孜孜以求,再次打破國別將這個國際化的團隊緊緊凝聚在一起。

  面對優秀人才短缺的現狀,醫院在籌建之初向全球廣發英雄帖。醫院常務副院長陸嘉德從事腫瘤放射研究20餘年,毅然放棄國外的高薪待遇,來到上海開闢新的疆土;醫院簽下全球知名放射物理學專家邁克爾·莫耶教授,僅花了三個月,吸引莫耶教授的,正是重離子的廣闊前景。此外,許紋健、KambizShahnazi等優秀的美籍物理師專家紛紛加盟。如今一支20余人的具有國際水準的臨床醫師和物理師團隊已集結完畢。而更多的人才儲備正從研究室、校園走向前臺。

  走進暖黃色多邊形“太空艙”,腫瘤患者平躺于可靈活調整方向的六維治療床上,“鋼鐵俠”似的“機械臂”轉動影像掃描設備進行精準定位。之後,無形無色粒子束流以70%光速從同步環中引出後擊中身體深處的腫瘤病灶。經電腦系統精密的預先設計處理,質子、重離子射線“巧妙”地在擊中“靶心”時才釋放出最大能量,從而能夠實現對腫瘤的“立體定向爆破”。這種“立體定向爆破”既集中能量殺滅腫瘤,又保護正常組織,因此特別適應于因年老體弱、腫瘤位置靠近重要臟器等不宜接受手術或光子放療的患者。

  為了拿到國內第一張質子重離子系統設備醫療器械註冊證,整個團隊再次向高地進發。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後,國家食藥監局對技術的臨床試驗要求提出了嚴苛的要求:必須經過32例以上的臨床試驗,且每個病例在放療後3個月觀察期內,均未出現中度以上毒副反應,方可再轉入正式臨床應用。院長郭小毛教授介紹,醫院嚴格制定臨床試驗方案、嚴格選擇適應症、嚴格篩選具體病例,確保“試驗一例、成功一例”。為此,治療團隊創建了一系列質子重離子放療腫瘤的臨床技術與治療規範,攻克了針對隨呼吸而運動的腫瘤,如肺癌的“呼吸門控”技術等應用,並最終圓滿地完成了臨床試驗。

  去年6月14日至9月28日,醫院順利開展了對35例病例的臨床試驗治療,涉及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至今年4月初,治療後6個月的隨訪結果令人振奮:質子重離子醫院的系統設備治療腫瘤患者是安全的,近期療效與國外同類設備治療的結果處在同一水準,沒有一例失敗。

  重離子技術相對年輕、臨床病例相對較少,我國通過追趕完全有可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全世界重離子技術目前比較成熟地應用於7種至8種腫瘤,我們計劃將這一數字拓展到14種至15種腫瘤,取得更多應用創新,造福更多患者。”陸嘉德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