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質子電子品質120億年未發生變化

  • 發佈時間:2015-03-02 01:29: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王小龍)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根據來自歐洲南部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的數據發現,經過超過120億年的時間,質子和電子的品質並沒有出現可測量的變化。這意味著傳統暗能量理論或將面臨重新思考。相關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該團隊由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和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的4位科學家組成,他們認為這一研究結果有望為解釋暗能量提供幫助。

  一些理論認為,暗能量這種神秘的力量會導致宇宙不斷膨脹,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發生演變。當暗能量與光反應時,會對作用域的時間産生影響,此時作用域的能量産生躍遷,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作用域內的物質品質會有減少。由於宇宙空間不斷發生的中和反應,作用域內的物質品質不斷減小致使物質的引力減小,出現宇宙膨脹。

  如果真是這樣,可能意味著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很多常量,如重力、光速等常數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對這一假設進行驗證,看看經過上百億年的時間,質子或電子這兩種基本常數的品質是否發生了變化。

  為此,研究人員觀察了一個遙遠的位於銀河系後面的類星體。這種類星體多少也有些神秘,一直讓天文學家感到困惑不解。它們距離地球至少100億光年,是迄今為止人類所觀測到的最遙遠、最明亮的天體,能發射出比星系能量高千倍以上的光和射電,這種超常亮度使其在100億光年以外就能被觀測到。但與其巨大的能量不相匹配的是,類星體卻不可思議地小,與直徑大約為10萬光年的星系相比,類星體的直徑大約為1光天。天文學家認為,這有可能是物質被牽引到星系中心的超大品質黑洞中,導致大量能量釋放所致。

  研究人員發現銀河系中的氫分子會吸收一些來自類星體的光線,這允許他們測量出這個過程中所發生的能量躍遷,以及質子和電子品質的比率。由於該星系先前已經被追溯到124億年前,由其發出的光應該比這個時間更久。研究人員的測量顯示,經過120億年,它們的品質並沒有偏離(在10的負6次方精度範圍內)目前我們所使用的常數。

  因此,研究人員聲稱,如果暗能量是不斷發展的,如此長的時間裏它們不會不發生變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