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關於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援計劃的實施方案

  • 發佈時間:2015-07-16 06:36:00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升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水準和就業創業能力,特製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15年至2020年,瞄準全省417萬貧困人口,圍繞市場需求和勞動者意願實施精準培訓,累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2112萬人次,新增技能勞動者120萬人,實現貧困地區貧困家庭中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全覆蓋,使每個貧困家庭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至少有1人拿到職業資格證書。具體分兩步實施:第一步,到2017年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及“百片千村”貧困人口中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為重點,3年累計培訓1092萬人次,實現精準培訓全覆蓋;第二步,到2020年以新成長勞動力和貧困人口中有技能提升需求的青壯年勞動力為重點,實施技能提升行動,3年累計培訓102萬人次,實現技能提升培訓全覆蓋。

  二、主要措施

  (一)培訓內容

  1.就業技能培訓。主要是利用農閒時間,針對農村勞動力不同技能水準開展機械維修、服裝加工、建築、餐飲、家政服務、保健護理、老年人家庭護理、護工、藥膳、中醫推拿、旅遊服務、電焊等就業技能培訓,將國家通用語言納入少數民族勞動力培訓的內容,盡可能把培訓地點設在用工企業和縣職業技術學校(職教中心),使務農和技能培訓“兩不誤”,實現技能和收入“兩提高”。

  責任部門:省人社廳

  參加單位:各貧困縣(市、區)人民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11萬人次以上、累計培訓669萬人次

  培訓時間:15天-3個月

  資金來源:就業專項資金

  2.“兩後生”職業技能學歷教育培訓。主要是以農村“兩後生”為對象,開展資源環境、新能源、裝備製造、電子資訊、有色冶金、物流配送、石油化工、農林牧漁、酒店及餐飲服務等培訓,通過2—3年的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院校學制教育,培養持有畢業考試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技能人才。

  責任部門:省人社廳、省扶貧辦、省教育廳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12萬人次以上、累計培訓72萬人次

  培訓時間:2-3年

  資金來源:就業專項資金和扶貧資金

  3.勞務品牌培訓。主要是以我省特色勞務品牌為重點,採取“滾動教學、適時鑒定”的方式,組織開展“隴原巧手”、月嫂、牛肉拉麵、保安、建築裝飾、電腦應用與維修、機械設備維修、電子技術應用等培訓。

  牽頭部門:省人社廳

  參加單位:省婦聯、各貧困縣(市、區)人民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4萬人次以上、累計培訓24萬人次

  培訓時間:集中培訓3個月

  資金來源:就業專項資金

  4.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主要以從事農業生産和服務的農村勞動力為重點,圍繞種植、養殖、農産品加工等重點産業,按照生産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類不同的從業方向,開展農業公共基礎、專業技能、能力拓展、實習操作培訓和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普及,並開展政策扶持與跟蹤服務。

  責任單位:各貧困縣(市、區)人民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15萬人次以上、累計培訓9萬人次

  培訓時間:7-15天

  資金來源:中央財政新型農民職業培育工程專項資金和省財政配套資金

  5.農村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省級示範培訓。主要是以貧困地區農村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為主要對象,採取理論知識培訓、實際操作訓練、組織學員研討和實地觀摩等形式,開展機械加工類、種植養殖業、建築類及餐飲服務類的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

  責任部門:省人社廳

  參加單位:各貧困縣(市、區)人民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45萬人次以上、累計培訓27萬人次

  培訓時間:集中培訓10天

  資金來源:就業專項資金或自籌資金

  6.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主要是採取技術比武、名師帶徒、離崗學習等靈活有效的培訓形式,結合企業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對與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在崗農民工開展技能提升培訓。

  責任部門:省人社廳

  參加單位:各貧困縣(市、區)人民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1萬人次以上、累計培訓63萬人次

  培訓時間:80個學時以上

  資金來源:就業專項資金

  7.創業培訓。主要是對有創業願望和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農村勞動力,以企業註冊、稅務登記、人員管理、資金管理、市場行銷等創業知識培訓為主要內容,採取模擬企業生産、交易、宣傳、管理、財務等業務操作過程形式,根據培訓對象的需求,分別開展GYB(産生你的企業想法)、SYB(創辦你的企業)、IYB(改善你的企業)、EYB(擴大你的企業)、SIYB(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培訓。

  責任部門:省人社廳

  參加單位:各貧困縣(市、區)人民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1萬人次以上、累計培訓6萬人次

  培訓時間:集中培訓10天

  資金來源:就業專項資金

  (二)工作要求

  1.培訓平臺精準整合。依託現有的培訓資源,按照培訓對象各有側重、培訓資源相互補充、培訓內容各有特色的原則,各縣(市、區)政府對轄區內各類培訓資源或按照機構進行實體化整合,或按照培訓項目、內容進行功能性整合,力爭到2015年底,在全省75個貧困縣(市、區)都搭建起一個以精準扶貧培訓為目標的綜合性培訓平臺,將各類培訓項目統一到培訓平臺統籌實施、規範管理,最大限度發揮現有人力物力財力作用,增強培訓的精準性。

  2.培訓對象精準摸排。全面推行建檔立卡和培訓實名制,一方面,在總體掌握“百片千村”、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勞動力狀況的基礎上,對全省每年確定的100萬減貧人口,按新增勞動力、“兩後生”、致富帶頭人、輸轉就業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産和服務的勞動力進行分類,建檔立卡,確定重點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另一方面,到村、到戶、到人開展培訓需求調查,對每個勞動力的個人情況、從業狀況、技能水準、培訓需求和願望進行登記造冊,建立實名制培訓臺賬,對號入座,實施精準培訓。

  3.培訓重點精準優先。緊緊圍繞全省精準扶貧的重點區域和重點群體,由點及面,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精準培訓。在區域上,以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及深度貧困地區的勞動力為重點,集中培訓資源、資金,優先進行技能培訓、優先幫助轉移就業、優先促進收入增長;在群體上,以青壯年勞動力、新成長勞動力、“兩後生”、農村致富帶頭人為重點,優先進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和職業學歷教育,充分發揮技能示範和致富示範“兩個帶動”作用。

  4.培訓需求精準對路。堅持以市場和就業需求為導向,實現市場需求和勞動者的就業願望有效對接。一方面,緊貼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需要,圍繞當地優勢産業、現代服務業、生態旅遊業等産業發展,分類預測用工需求,合理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具體的培訓項目和規模。充分發揮政府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加強供需資訊對接服務的基礎上,採取補助經費的辦法,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吸納民資、企業參與勞動力培訓,實現按企業崗位需求開展培訓;另一方面,根據培訓對象的需求和就業意願,開展“點菜式”培訓,實現按勞動者需求開展培訓。特別是對少數民族地區勞動力,要按照他們的生産生活實際,選擇實用性強的職業和工種,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開展特色培訓。

  5.培訓時間精準分類。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各類培訓項目不得少於最低培訓時間,具體為:就業技能培訓不少於15天,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不少於80學時,創業培訓和示範性培訓不少於10天,職業技能學歷教育不少於2年,勞務品牌培訓不少於3個月,農業生産和服務培訓不少於7天。在保證各類培訓常規時間的基礎上,以增強培訓實效為前提,根據培訓內容的難易程度和技能等級,實行彈性培訓時間制,最長可延長原培訓時間的一半。

  6.培訓品質精準評估。在培訓結束時,開展培訓滿意度調查,認真聽取參訓人員對培訓內容、課程設置、培訓方式及培訓效果的評價,徵求改進的意見建議;在培訓人員就業後,開展用工滿意度調查,認真聽取企業對培訓人員的技能評價,徵求用工企業對技能培訓工作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培訓內容和方式,努力提升精準培訓品質。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全省統一制定實施方案,部門分工協作,市(州)和縣(市、區)統籌實施,形成工作合力。省上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市(州)和縣(市、區)的指導督促力度,切實履行監督把關職責;各市(州)負責指導貧困縣認真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改進工作方式,提升服務品質,確保精準扶貧培訓按計劃推進。

  2.推進資金整合。按照目標任務同向、培訓資金集中同向、縣級整合、年終各算各賬各記其功的原則,進行資金和項目整合。省直有關部門要根據培訓計劃,及時向市(州)或貧困縣(市、區)分解下撥培訓資金,並會同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做好培訓對象補貼經費審核、培訓資金撥付和管理使用等環節的監管工作,確保培訓資金規範使用、發揮效益。

  3.強化鑒定考核。積極推行培訓鑒定輸轉一體化模式,做到培訓與鑒定、勞務輸轉和維權服務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培訓一人、鑒定一人、輸轉一人。積極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雙證書”制度,探索創新培訓模式,大力推行定向、訂單、訂崗培訓,著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責任分工

  (一)制定甘肅省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援計劃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指導各地建立精準扶貧培訓臺賬,協調推進、統籌指導、檢查落實全省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

  責任單位:省人社廳、省扶貧辦、省農牧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

  (二)制定本地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援計劃實施方案,細化年度培訓工作計劃,匯總各貧困縣精準扶貧培訓臺賬,指導檢查本地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

  責任單位:各市(州)人社、扶貧、農牧、財政、教育等部門

  (三)整合各類培訓項目和資金,制定本縣(市、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援計劃實施方案和年度培訓工作計劃,建立精準到戶到人的培訓臺賬,組織實施精準扶貧培訓工作。

  責任單位:各貧困縣(市、區)人社、扶貧、農牧、財政、教育等部門

  (四)具體開展本地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

  責任單位:承擔培訓工作的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

  四、完成時限

  (一)2015年,完成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貧困家庭勞動力培訓有關情況的建檔立卡工作。制定勞動力培訓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根據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中勞動力的培訓需求,完成培訓364萬人次。

  (二)2016年-2017年,完成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中勞動力培訓728萬人次。

  (三)2018年-2020年,對全省貧困地區新成長的勞動力和已參加培訓且有意願再次參加提升培訓的貧困地區勞動力開展培訓,實現貧困地區“兩後生”職業技能學歷教育培訓和勞動力培訓全覆蓋,累計完成培訓102萬人次。

  五、檢查驗收

  檢查驗收在省委扶貧攻堅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進行。每年底,由省、市(州)、縣(市、區)人社部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分級對勞動力培訓精準扶貧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檢查內容包括:精準扶貧培訓建檔立卡情況;培訓項目、資金等整合情況;培訓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的落實情況;培訓經費的管理使用情況;對定點培訓機構的動態管理情況;培訓後職業技能鑒定和勞務輸轉、自主創業情況。檢查驗收工作主要採取統計資料分析、座談分析、聽取彙報、實地檢查、走訪培訓機構和培訓對象等形式進行。各市(州)和有關縣(市、區)要適時進行自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