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協議,開啟希望謹慎樂觀
- 發佈時間:2015-07-15 09:13:00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伊核問題六國14日與伊朗在維也納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
這份協議,簡單來説,是用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來換取伊朗有限度、可監督、更透明的鈾濃縮活動,其框架符合過去20個月來各方追求的談判意圖,但協議在監督方式、實施進度、評判標準等具體細節問題上仍未最終敲定,一些關鍵環節留有隱患。準確地説,這份協議只是給解決伊核問題開闢了一個有希望的新時代,協議本身並沒有徹底解決核心問題。同時,在謹慎樂觀之餘,還需警惕在這個新時代裏可能出現的新動向。
目前披露的協議核心內容包括,聯合國核查人員可獲准監督伊朗軍事地點,但伊朗可對具體“準入場所”提出異議;西方將解除針對伊朗的油氣貿易、金融、航空、海運等制裁,並解凍數十億美元的伊朗資産;聯合國針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和彈道導彈制裁將再分別延續5年和8年;一旦伊朗違反鈾相關限定,各項制裁可在65天內恢復。
從外交層面看,協議的最終達成無疑具有里程碑式意義。而從歷史角度看,自2003年開始的伊核問題談判一路走走停停,即便是打著親西方烙印的魯哈尼當選伊朗總統後,談判也不是一帆風順。兩年來,談判在諸多關鍵問題上僵持不下,在鈾濃縮濃度、核查地點、準入範圍、解除制裁的內容、時間、力度上有過多回合較量。因此,如今達成協定,其本質是外交妥協的結果,互不信任的跡象依然清晰,雖談不上脆弱,但也絕不是穩固得可以一勞永逸,一旦有觸發事件發生,事態可能反覆,協議內部的張力和拉力持續存在。
再有,需理性認識到,文本的簽署僅僅預示著行動的開始。在協議進入落實階段,雙方可能面臨諸多棘手的現實問題,如伊朗能否充分滿足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的透明度和開放度要求、如果雙方産生異見如何解決等。全面協議無法為所有問題提供細化解決方案,雙方未來仍需經常坐下來詳談、細談、坦誠地談。
另外,雖然西方人高呼這是“國際關係新篇章”,但對中東地區而言,這個“新篇章”可能更多意味著挑戰、戒備和暗戰。伊朗的宿敵以色列連放狠話,稱協議無異於放開制裁讓伊朗盡情研發核武器;沙烏地阿拉伯顯然也不樂意見到身邊被束縛多年的什葉派對手瞬間自由;伊拉克什葉派武裝、黎巴嫩真主黨和敘利亞等什葉派集團則都在密切關注伊朗動向,各種關係鏈條可能面臨重組和重構;更有多家地區智庫警告,伊朗周邊可能因這份協議進入一個久違的軍備競賽期。當然,國際原油、水泥等基礎建材、農産品等市場也會因伊朗擺脫制裁而面臨深遠影響和調整。(一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