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需求影響世界

  • 發佈時間:2015-07-14 19:29:4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需求正成為不少國際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的源泉。

  日本經濟新聞社就全球市場份額的調查結果顯示,在50類商品中,中小型液晶顯示屏、服裝等4種商品居首位的企業易主,其中,中國需求功不可沒。此外,在本國市場需求的帶動下,中國企業在搜索引擎、智慧手機等領域發展十分迅速。

  毋庸置疑,無論是中國企業還是國外知名企業,其成長都離不開中國的身影。

  得益於中産階級擴大

  上述調查指出,中國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由於國民收入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各企業在中國市場擴大銷售,從而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得以提升。

  以廣泛應用於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的小型液晶領域為例,2013年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三的南韓LG在本次調查中,超過JapanDisplay和夏普等日係公司,躍居世界第一位,這與中國新興智慧手機廠商大量採用LG顯示屏有直接關係。

  在服裝領域,瑞士服裝品牌H&M以微弱優勢超過西班牙品牌ZARA博得市場份額首位,在中國形成了較大規模的銷售網路也是其成長的原因之一。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雲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和亞洲地區中産階級的擴大。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為7485美元,進入這一階段後,中産階級的擴大和消費成為一個趨勢。劉雲指出,這一趨勢不僅限于中國,也同樣出現于亞洲各國,包括東南亞地區。可以説,亞洲地區如此龐大的人口步入中産階級是史無前例的,其帶來的消費潛力也被世界各國和企業所看好。

  事實上,這些企業之所以受中國影響而擴大全球市場份額,與中國中産階級消費能力的提升和對消費品質的需求的提升有關。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日元貶值後,中國遊客到日本購買大米、衛洗麗、電飯煲等商品,這在以往是沒有的。一方面因為這些商品更便宜了,另一方面也由於中國民眾對商品品質有更高的要求。

  瑞士信貸銀行發佈的《2014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中産階級世界最多,佔全球1/3。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大國關係研究室主任鐘飛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可以説,中國市場的需求對全球經濟的增長貢獻最大。這些需求除了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等,還包括電子産品等中高端商品,這與中國消費結構的調整以及中國人消費水準的提升都有關。

  中國企業也受益

  當然,中國市場的需求不只讓外國企業受益。上述調查顯示,在太陽能電池方面,中國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rinasolar)因國內市場需求的擴大,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第二位提升到第一位。該企業除了在中國內蒙古、江蘇等地區陸續建設太陽能發電場外,日本、美國等海外訂單也不斷增加。

  此外,在搜索引擎領域,美國谷歌雖然以43.8%的佔有率保住了第一名的位置,但比2013年下降了15.8%;而排名第二的中國百度從14.1%上升至25.8%。在智慧手機領域,排名第三的則是中國聯想,市場份額達7.2%,上升了2.7%;中國華為排名第四,市場份額達5.7%。

  劉雲指出,雖然部分領域中國企業的成長可觀,但這些數據同樣反映了一個問題,即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的困境仍在於供給不足。這並非是簡單的供需矛盾,而是中國本土企業的供給能力不足。中國市場有巨大的需求,也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求,而這種需求的增長並不是由中國品牌生産的商品來滿足的,而是由外國品牌或中國代工生産的産品滿足的。可以看到,這正是中國企業本身供給不足造成的。

  當然,並非所有跨國公司都在中國受益。劉雲認為,中國的經濟結構在調整,消費結構也在調整,一些低端的、品質較差、價格過高的産品,都在中國經歷了競爭和淘汰。這些企業應該更多地關注中國市場的需求,提供中國市場所需要的産品,以及建立專業的研發團隊,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而不是簡單地從國外搬過來。

  劉雲也指出,在當前開放的市場環境中,中國還需要對國內的一些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保護和鼓勵,而不是簡單地在其成長初期就過早參與市場競爭。

  經濟增速仍亮眼

  中國需求的影響力還會持續嗎?

  鐘飛騰對此表示了肯定。他説,中國經濟增速雖然相對放緩,但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速相比仍增長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中下調了2015年的增長預期,為3.3%,而扣除通脹率後經濟增速為3%。其中,中國6.9%、6.8%的增速就很明顯。

  劉雲指出,經合組織(OECD)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調整為6.8%,日本從1%下調到0.8%。這也代表了一種觀點,即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認識,中國經濟增長雖然達不到7%,但6.8%是可以維持的,現在中國的經濟體量是日本的2倍,也是美國經濟體量的60%~70%。中國以這樣大的體量達到較高的經濟增長,非常可觀。

  反觀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可能會下降,需求也會有所下降。劉雲認為,因此,世界企業關注的中高端商品消化的主要市場依然會是中國。而印度等新興國家,雖然經濟增速較高,但其經濟總量存量是少的,難以消化高品質、高價的産品。

  皮尤研究中心7月初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印度中産階級在近10年間變化很小,僅從2001年佔人口的1%增加到2011年的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