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制糖業發展狀況淺析
- 發佈時間:2015-07-14 10:37:00 來源:商務部網站 責任編輯:羅伯特
菲律賓是東南亞主要的産糖國之一,2013年産量位居全球第十一位,是五個最大的糖出口國之一,是繼泰國之後東南亞第二大糖出口國,也是美國的主要糖進口來源國。菲律賓一直以來都是糖的單向出口國。但隨著東盟整合的加速,2015年,菲律賓糖類的進口關稅將由原來的38%下降到5%,這將對菲律賓制糖業造成極大的衝擊。現就菲律賓制糖業發展狀況做簡要介紹和分析。
一、菲律賓糖生産、分佈和貿易基本情況
(一)産量情況。根據菲律賓糖業管理局的統計,2010年-2014年,因甘蔗種植面積沒有大幅調整,菲律賓甘蔗種植面積和蔗糖(含原糖和精糖)産量基本維持穩定。2013-2014農事年,生産方面,甘蔗種植面積為42.3萬公頃,加工的甘蔗達2486.6萬公噸,其中加工成原糖246.1萬公噸,加工成精糖103.4萬公噸。消費方面,國內提取量達220.2萬噸,出口美國配額商業重量15萬公噸,相當於原始重量15.6萬噸。2014-2015農事年,生産方面,預測的種植面積約為42.4萬公頃,加工的甘蔗約為2124萬公噸,生産的原糖約為210.1萬公噸,精糖約為83.1萬公噸,較上一年度出現下滑。消費方面,國內提取量約為140.3萬公噸,較上一年出現大幅下滑;出口美國配額商業重量約為13.6萬公噸,相當於原始重量14.2萬公噸,較上一年出現小幅下滑。
(二)對就業和經濟的貢獻。制糖業為菲律賓的23個産糖省提供了70萬個工作崗位。2013-2014農事年,銷售粗糖、精糖、生物酒精、糖漿,以及精糖通行費,通行費和精糖銷售産生的增值稅總值達880億比索。28個糖廠,14個精糖加工廠,6個糖漿廠和2個以甘蔗為原料的生物酒精加工廠的總投資額達860億比索,設備的年度維修和維護費用達172億比索。
(三)生産分佈情況。菲律賓的甘蔗生産主要集中在四個區域:中呂宋,西維薩亞,中維薩亞和北棉蘭老。2007-2011年,按區域分佈的甘蔗産量中,西維薩亞佔比達53%,佔優勢地位。棉蘭老、中維薩亞和中呂宋分別佔14%、10%和5%。
在糖廠的分佈上,西維薩亞地區也佔優勢地位。2013-2014農事年,運營的30個糖廠中,有11個在西維薩亞地區,8個在中維薩亞地區,7個在中呂宋地區,4個在棉蘭老地區。
(四)出口情況。根據菲律賓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2009-2014年,菲律賓糖類出口額分別為111,966,042美元,52,093,215美元,390,400,353美元,176,752,570美元299,860,000美元和138,745,000美元。出口産品中以離心糖和精糖為主,糖漿和其他類別只佔較少部分。出口價值隨年份變化呈現較為規律的波動。2009-2014年,曲線圖呈大M型,離心糖和精糖、糖漿的波動規律一致,其他製品呈相反規律。因離心糖和精糖佔出口主要份額,出口波動趨勢與該類産品保持一致。
二、菲律賓糖業管理主體、機制和出口政策
(一)菲律賓糖業管理主體。菲律賓的糖管理機構為糖業管理局(Sugar Regulatory Administration,簡稱SRA),糖業政策由SRA與有影響力的利益相關者共同協商制定。在每個農事年開始的時候,SRA會發佈一項中心政策(糖業1號文件),規定全年的生産和銷售,初步決定用於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和儲備糖的産量。該文件會隨季節變化而進行調整。
(二)生産和行銷機制。在菲律賓,大部分糖的生産和行銷都在“quedan”共用系統下進行。甘蔗種植者向糖廠上交一部分糖以支付甘蔗加工的費用。糖一旦加工完,糖廠就會出具一張倉庫收據給蔗農以證明其糖的份額和在庫情況,該收據稱為“quedan”。共有五種不同的“quedan”:
“A”:在美國配額要求下分配給美國市場;
“B”:分配給國內市場;
“B-1”:分配給食物加工/進口商;
“C”:儲備糖,隨後會根據情況轉化為A或B;
“D”:分配給國際市場(美國以外);
因為quedan是一個可協商的工具,且票據持有人可以在任何時候提取其糖儲備,因此,菲律賓糖類二級市場十分興旺發達。蔗農在收到quedan後,通常都會在第一時間將其賣給本地交易商,本地交易商又賣給更大的交易商。主要交易商積攢了足夠的quedan後,將份額賣給批發商、分銷商或者是加工商,這部分人將會從糖廠提取糖,用於生産食品、飲料以及零售。
(三)出口政策。因美菲關稅稅率配給系統的定價通常高於世界市場價格,菲律賓糖類的最大出口市場是美國。每年,根據配額系統和預測産量,SRA確定銷往美國的糖量,該份額通常僅佔産量的10%,大部分糖用於國內消費。但近年來,世界市場價格和美國配額系統價格時常出現倒挂現象,因此,菲律賓糖的出口形勢也在發生改變。
三、菲律賓制糖業面臨的挑戰
2015年對菲律賓制糖業來説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以往,制糖業是菲律賓保護得最為嚴格的行業之一,在進口管控方面僅次於大米,位於第二位。進口關稅長期保持在38%的高位,阻止了低價糖的進口,也保護了國內市場價格。2007-2011年,國內市場價格超過國際市場價格的兩倍。但隨著東盟整合進城的加快,菲律賓必須遵守其在東盟貨物貿易協議(ASEAN Trade in Goods Agreement,簡稱ATIGA)下的承諾,逐步降低糖類進口關稅。根據2010年簽署的892號總統令,菲律賓將下調其糖類進口關稅,從2011年的38%下調到2012年的28%,2013年的18%,2014年的10%,以及2015年的5%。這無疑將對菲制糖業造成較大的衝擊,東盟市場較低的糖價格很可能會打破以往菲律賓單純出口的貿易格局。
一方面,菲律賓的制糖業的基礎較為薄弱。菲律賓的甘蔗農場規模較小,一般僅為5公頃。對於甘蔗作物來説,種植面積越大效率越高,因此小規模農場會限制甘蔗的産出效率,提高種植成本。菲律賓對制糖業也缺乏有必要的支援。無論是農場到糖廠的道路建設,倉庫、灌溉和儲水設施的建設,還是擴展服務的提供,都沒有應有的資金支援。以菲律賓的“糖碗”西黑為例,該省灌溉的甘蔗農場還不到6%。
另一方面,東盟成員國中最大的競爭對手泰國為制糖業提供了完備的政策和資金支援。如對蔗農的補充支付,2%年利的低息貸款,固定的國內價格,免費灌溉設施,建設和維護良好的交通設施,如道路和港口等。泰國蔗農及相關從業人員超百萬人,糖業已成為泰國主要的一個支柱産業,目前是世界主要産糖國和第2大糖出口國,每年為泰國帶來約800億銖的外匯收入。2012年,菲律賓的糖出口量還不及泰國的5%。
面對挑戰,菲律賓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政策支援制糖業發展。如制糖業路線圖,旨在推廣區塊種植或小塊農場的合併,以提高種植效率。如生物燃料法,要求汽柴油混合5-10%和2%的生物燃料。但有分析稱,實施不力的上述政策還不足以支撐薄弱的制糖業應對強大的自由貿易挑戰。對菲律賓政府接下來的做法和菲律賓制糖業的發展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