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作物救災,聽聽專家怎麼説

  • 發佈時間:2015-07-14 06:29:2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應磊 顏偉傑

  通訊員 淩青 陳雲松 俞莉

  颱風“燦鴻”走後,浙江出梅又入伏,我省多數地區氣溫直奔30℃,絲毫沒給剛經歷過狂風暴雨的作物緩衝的時間,農業救災形勢嚴峻。

  從昨天一早開始,省農業廳組織了糧食、蔬菜、水果、動物衛生、農機等方面的權威專家,奔赴寧波、台州、紹興等地查看災情,在田間地頭與農戶一起減災止損。

  糧田排水要迅速

  早稻開鐮在即,強降雨讓農民叫苦不迭。根據初步統計,全省水稻受災達167萬畝,僅寧波市的水稻受災面積就有59.7萬畝,成災24.5萬畝,絕收13.8萬畝。

  在奉化西塢街道,糧田裏的積水尚未退去,水稻倒伏嚴重。種糧大戶江輔德憂心忡忡,他種植的1450畝水稻全部受淹。颱風一過,高溫來襲,泡在水中的早稻立馬發芽,160畝早稻註定絕産。“已經三天三夜了,再不退水,剩下的單季稻也要絕收。”江輔德説。

  糧田受災,江輔德可能要損失上百萬元。田裏的積水牽動著江輔德的心,這幾天他一直觀察著水位,“積水還有四五十釐米,單季稻也要保不住了!”

  眼下,挖溝排水是關鍵。水稻專家、省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王岳鈞趕緊支招,這幾天氣溫回升進入高溫天氣,晴天保持秧平均水,畦面要濕潤,防止秧苗失水青枯。秧苗恢復生長後,要以濕潤管理為主,控制秧苗陡長。

  “一旦發現單季稻受淹枯死,要抓緊時間清理稻田,趕緊種晚稻,做到早稻損失晚稻補。”王岳鈞説,沒有秧苗直接播種子,也能有個三四百公斤的收成,能減一點損失就減一點。

  寧海長街鎮的“甬優系列”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也受災嚴重。這個基地是寧波最大的制種基地,總面積達1.6萬畝,由35個水稻專業合作社組成,可生産雜交種子250萬公斤以上,年産值達7000萬元。

  強降雨發生時,該基地積水一度達到五十釐米。目前,稻田積水已經退去,儘管母本稻長勢良好,但父本稻已經呈現萎蔫狀,影響水稻授粉。王岳鈞給出明確意見,補換父本稻是當務之急。“之後要以乾濕交替灌溉為主,增氧促根。”

  而在台州路橋金清鎮聯紅村,農戶老王穿著雨靴忙著對受淹的水稻進行洗苗扶苗,清除漂浮雜物。“雨一停我就過來把苗洗了,退一丘洗一丘,儘量把損失降到最低。”老王告訴記者,只要水退得快,搶救及時,這些受淹的水稻損失不會太大。

  瓜菜清理有講究

  蔬果經不起水淹,一旦受災,損失慘重。

  在蔬菜種植戶老陳的承包地裏,有的蔬菜大棚已經被大風吹得變形,有些塑膠薄膜也被大風吹走。隨著颱風的影響慢慢減弱,老陳聽了專家組的意見,正和幾名小工立即開始自救作業。“今天要先把地裏倖存下來的蔬菜給搶收了,要不然太陽一曬,菜就壞掉了。接下去,還要修理大棚、補種蔬菜,事情一大堆啊!”

  而在寧海長街鎮,數千畝西甜瓜連片種植,規模巨大。平常年份,西甜瓜畝産超過7000元。蔡道飛種了10多年西甜瓜,從來沒有在七月份遇到過如此猛烈的降雨。“110畝瓜全毀了,瓜棚也倒了,好幾年白幹了。”看著連片枯萎的瓜田,老蔡幾近落淚。降雨導致瓜田積水超過20小時,一度深達1米。

  象山的高塘島鄉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這個寧波地區出名的西瓜種植基地,所有西瓜幾乎絕收。

  災害已經造成,如何減災止損已經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次颱風帶來降雨太大,有些地方又有內澇,瓜田幾乎都被浸泡了,搶救不過來了。”省農業廳植保首席專家施德深感惋惜,他建議農戶一定要及時清理受災的土地,翻耕晾曬土壤,趁著時節趕緊種上速生葉菜,或者秋茬瓜豆等作物。

  在台州椒江的陳宅家庭農場,近五百畝的大棚由於受到水淹,棚內的作物都已失去了生機。農場負責人陳桂金別提有多揪心了,“損失要超過200萬元,還不包括大棚的損失。下一步如何開展減災,恢復生産?”陳桂金請教專家。

  積水一時難以除去,蔬菜被浸泡這麼多天,已經腐爛,土壤已經受到污染。農業廳首席蔬菜專家楊新琴建議説,水位下去後,絕不能立馬耕種,要利用高溫天氣,進行灌水浸田、高溫悶棚,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再安排夏季蔬菜生産。

  水果首要在保樹

  七月盛夏,正是水果集中收穫上市的季節。因為一場颱風,葡萄、水蜜桃、翠冠梨、獼猴桃、紅美人橘、火龍果掉落一地。不僅如此,颱風導致果樹嚴重受損,甚至影響來年收成,這是果農最為擔心的。

  颱風過後,看著一畝畝淹在水裏的藍莓、櫻桃,諸暨趙家鎮明泉果業的胡麗珍正在頭疼之際,當地農業局技術專家指導組來到了基地,他們仔細詢問了果園的進水時間,查看浸水高度,高級農藝師孟瑜清當場對果園生産自救給出了相應指導意見,“等到天晴樹根松土後,石硫合劑30斤水放兩包,澆樹根,涂樹榦,和生根劑一起施,抓緊採取措施,等果木死了損失更大。”

  隨後,專家組又和果農一起來到受淹的藍莓果園。看到整塊畦面都有水淹的痕跡,孟瑜清提醒果農不能掉以輕心,雖然是短暫進水,但由於當時根系全部被淹,根據藍莓怕水的特性,近期需要抓緊護理,並及時用藥防治地鱉蟲等病蟲害。孟瑜清説:“別看現在看看好的,是因為現在濕度大,雨水多,一旦天晴以後熱起來,根很容易腐爛,到時上面枝條就全部黃了。”

  果樹不像蔬菜,還能搶播下一季,這些果樹影響著農民長遠生計。象山的紅美人橘,寧海的翠冠梨,都是當地農民的致富法寶,積水過後,保果還是保樹,讓他們感到為難。

  “眼看著葡萄就能上市了,來了一場大水,不剪掉果子,可能會影響果樹,剪掉了,又太捨不得了。”象山人金從標一臉愁容,他是村支書,颱風夜裏著急轉移村民,無法顧及自家果園,造成嚴重損失。據初步估算,直接損失已達400萬元。

  不管是什麼果樹,受水災後,首先要保樹。“這關係到果農將來的生産,”專家的意見很統一,清理枝葉、殘果,對斷裂的主幹、枝條要及時剪除,對傷根嚴重的樹或水淹時間長的樹,剪除部分枝葉,減少葉片蒸發;修剪下來的枝、葉以及落果要清理出果園,防止病害發生。

  水淹後,容易發生土壤板結,引起根系缺氧。專家提醒,果農要及時松土,在果實全部採摘完成後,適當追加葉面肥,為果樹的存活及來年的豐收打好基礎。

  (本報杭州7月13日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