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貿上半年現負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7-14 02:35:2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晨報訊(記者 劉映花)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出現負增長。

  昨日,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值11.5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9%。對於進出口總值的下降,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解釋稱,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我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1至6月,我國出口6.57萬億元,增長0.9%;進口4.96萬億元,下降15.5%;貿易順差1.61萬億元,擴大1.5倍。

  6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7萬億元,下降1.9%。其中,出口1.17萬億元,增長2.1%。

  黃頌平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影響了進出口的穩定增長。一是外貿需求持續低迷,出口受到抑制。當前,全球經濟仍處於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僅維持低速增長,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我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二是綜合成本居高不下,出口競爭力削弱。人民幣匯率是加大企業出口成本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截至6月30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對美元、歐元、日元分別較年初升值0.2%、6.9%和2.2%。三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進口需求不振。四是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拉低進口值增速。據測算,今年上半年,進口總體價格跌幅為10.9%,拉低同期我國進口總體增速10.4個百分點。

  黃頌平預測,如果全球沒有重大的政治經濟突發事件,預計下半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體情況將好于上半年。其中,出口情況有所回升;進口方面,國內經濟有望企穩向好,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還難有明顯回升,但考慮到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已經顯著下跌,同比來看,今年下半年,進口價格跌幅會有明顯收窄,進口趨好。

  ■縱深

  6月出口數據持續好轉

  低增長的“新常態”下有亮點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一向強勁的外貿也遭遇坎坷。不過,最新的數據顯示,在低增長的“新常態”下,中國外貿表現也不乏亮點。

  儘管上半年我國出口僅實現微弱增長,一條向上的曲線卻蘊藏著溫和反彈的勢頭。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二季度以來進出口穩中向好。二季度進口下降13.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了3.5個百分點;出口雖然由一季度增長4.9%轉為下降2.5%,但二季度各月出口走勢呈現逐月好轉跡象。其中4月、5月出口分別下降6.2%和3.2%,降幅收窄,到6月份已經恢復為2.1%的正增長。

  當前我國的出口增長是在非常高的基礎上實現的,來之不易。2009年,我國超過了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2014年我國外貿出口值又比2009年增加了一倍。上半年,我國出口增長近1個百分點,相當於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長了2個百分點。

  相較其他主要經濟體,我國出口表現也可圈可點。按美元計價,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增長為4.6%,而同期歐盟、美國和日本出口則分別下降14.3%、4.9%和6%。

  今年以來,國家繼續加大了簡政放權的力度。陸續推出了“一帶一路”戰略、掛牌三大新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出臺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中國製造2025、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等一批更有針對性的重大改革措施,這些都將成為未來我國外貿發展最大的政策紅利。

  北京晨報記者 劉映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