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證券日報:別讓上市公司股東虛假承諾成操縱股價的幌子

  • 發佈時間:2015-03-18 08:34: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古人云:“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不乏眾多膾炙人口的誠信故事。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打造誠信市場與法制市場,需要上市公司及相關方的共同努力。上市公司的承諾更是面對千千萬萬的投資者,如果上市公司大股東對於自己做出的承諾無法履行,空口説白話,那麼就無法取信于投資者,也無法取信于市場。

  但是,出於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不少上市公司股東的承諾卻變成了一紙“白條”,而更有甚者,一些承諾一開始便可能是掩人耳目的“假把式”。

  近日,有媒體稱,年初至今已經有32家上市公司公佈了股東履行承諾情況,其中有7家收購的資産未達到業績承諾標準,承諾變成一紙空文,既損害了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的利益,也不利於營造資本市場誠信環境。雖然有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東如約進行了補償,但是也有的公司對投資者的呼聲置若罔聞。

  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承諾類型多樣,有的承諾業績達到一定水準,有的承諾注入優質資産,有的承諾解決同業競爭或者是關聯交易等。相關承諾方對承諾“打白條”理由也多種多樣。有的承諾方玩文字遊戲,張冠李戴,有的承諾方不設定具體的履約期限,更有甚者在公告中以模糊語言的方式拒絕承認此前文字表述是“承諾”。

  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履行承諾的情況,監管部門也進行過多次整改,早在2013年底,中國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4號——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股東、關聯方、收購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諾及履行》,並啟動了對上市公司及相關方的承諾及履行行為專項治理活動。今年年初,中國證監會便披露了對上市公司大股東“白條”承諾的專項治理情況。去年絕大部分不規範或者超期未履行承諾已得到整改,但是仍有23項承諾未履行。

  雖然監管部門連出重拳整頓承諾未履行的情況,但是由於仍缺乏足夠的處罰力度,讓部分上市公司鑽了利用承諾操縱股價的“空子”。

  去年至今,隨著滬深兩市股指一路上揚,並購重組成為市場的寵兒。為了讓並購重組順利進行,上市公司大股東往往進行各種形式的“承諾”。有重組概念的公司股價往往一飛沖天,即便一些利潤承諾無法實現,承諾方不得不進行現金等方式補償,但是依靠重組並購概念對股價的提升,大股東們也賺得盆滿缽滿。

  對於依靠重組概念提升股價的上市公司股東而言,這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但是這種“買賣”往往涉及到內幕交易和操縱股價,值得引起監管層的注意。

  完善資本市場,從誠信開始。做到這一點需要監管部門、上市公司及投資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對於未履行或未整改的承諾,監管部門一般會對其責令公開説明或下發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但筆者認為,這顯然遠遠不夠。除了採取上述措施外,建議取消這些上市公司再融資的資格,禁止其實施資産重組,並且如果股價因重組概念發生異常波動,建議徹查相關承諾方是否涉嫌內幕交易等。

  我們應當重視大股東承諾的重要意義,“言必信,行必果”,不僅是道德信條和警世格言,更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精神法寶,彰顯著特定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