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竹資源開發利用有啥奧秘?

  • 發佈時間:2015-07-13 09:31:31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綠色時報7月13日報道(記者 王鈺通訊員袁金鴻) 6月15日-19日,新一代人工林——社區人工竹林中國考察活動舉行,來自15個國家的50多名關注竹産業的企業、政府代表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夥伴齊聚中國,為加強竹資源開發利用取經尋寶。

  此前,我國已多次舉辦交流研討及實地考察活動,與相關國家分享人工造林及其資源培育與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

  中國竹資源開發利用,何以受到國際社會如此矚目?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此次隨同考察團,深入我國竹産業發展典型代表地區——浙江省安吉縣、臨安市,探訪竹資源開發利用發展之策。

  訪源頭,專業合作優化種植

  從毛竹稀疏低産到竹林滿布青山,浙江省安吉縣上墅鄉劉家塘村只用了5年。

  2010年以前,由於村民多外出打工,分山到戶的毛竹林無人管理,品質較差,村中有不少毛竹林收益很低甚至幾近荒廢。

  2010年,村幹部褚雪松發起成立了安吉硒源竹筍專業合作社,採取家庭承包入股模式,合作社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統一管理、統一施肥,農民自願加入,按股分紅

  目前,全村共有136戶農民加入合作社,經營面積4700畝。褚雪松告訴記者,通過加強管理,毛竹平均每畝每年可産鮮竹1000公斤-2000公斤、竹筍100公斤左右,收入在原來基礎上可增加20%以上。

  除毛竹收入,村民還可以參與管護獲得工資收入,毛竹林管理方式簡單,村中的老人和殘疾人也可以參與。此外,合作社開展了林道建設,在方便運輸的同時,也降低了運輸成本。

  竹林管好了,收入提高了,褚雪松開始謀劃下一步的發展。在他的帶領下,合作社建立了500畝的硒源毛竹精品園,嘗試發展林下經濟和休閒旅遊,從原竹銷售轉向更為豐富的生産經營模式。

  今年,精品園內嘗試套種的楊桐、紅豆杉、六月霜、絞股藍等都將開始盈利,試生産的活鮮竹酒每節售價可達200元。精品園按照旅遊景區打造,沿水壩建有步行路,遊客在遊覽的同時,還可在竹林中體驗挖竹筍等農事活動。目前,村裏建起了5家農家樂,去年接待遊客5000人次,每家收入超過10萬元。

  村民李卿萍家有50畝毛竹林,以前,毛竹林産竹少、收入低,管理也有些懈怠。合作社成立後,李卿萍家通過承包發展了500多畝毛竹林,産竹大年收入可達10多萬元。前幾年,李卿萍家蓋了二層小洋房,如今出門就是濃密的毛竹林,林下散養著土雞,生活十分愜意。

  “村民參加合作社需要什麼條件?”“參加合作社可以獲得什麼好處?”“合作社多久召開一次成員大會?”“合作社從何牟利,如何分享收益?”在硒源毛竹精品園外的小水庫旁,考察團成員你一言我一語,就合作社生存發展及村民利益等紛紛拋出疑問,在得到褚雪松的耐心解釋後,對林業股份合作制這一由中國農民自發探索推廣的社區關係表示讚嘆。

  探創新,加工鏈條不斷完善

  竹桌椅環保耐用、竹門窗安全美觀、竹沙發輕便舒適、竹家紡柔軟透氣……在浙江永裕現代竹産業生態博物館裏,伴隨引導員的講解,考察團成員親身感受著竹製品的豐富多彩,琳瑯滿目的各類竹燈具、竹裝飾、竹制生活用品,將永裕公司“竹空間締造者”的理念展露無遺。

  浙江永裕竹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以生産竹地板為主。2010年,公司擴展生産範圍,研發竹傢具、竹裝飾物、竹日用品等新型産品,提出“竹空間締造者”目標,以求用竹子打造完整居住空間,進行全竹空間設計。

  目前,公司已研發出300多種産品,涉及生活家居和辦公傢具等多個範圍,産品遠銷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戶還可自行定制竹製品。2014年,公司銷售收入達3億元。

  2014年,公司建成了首個竹産業研究院,引入4家合作院校,聘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齊生在內的近20名專家學者,構架了産品整合開發系統,整合國內外竹行業先進研發和設計人才資源,為設計和製造提供智力支撐。

  同樣注重産學研相結合,浙江大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則將重心放在了提升竹産品附加值上。

  大莊集團是首批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1993年建廠以來,公司與康橋大學、中國林科院、浙江農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研發出難燃、吸音、高耐腐等多種功能的竹材技術,可適應不同條件下的竹産品需求。

  目前,公司研發出了八大系列竹科技創新産品,建成面積最大的竹項目——西班牙馬德里機場,並與寶馬汽車合作,提供竹材料車內飾。

  公司高級工程師劉紅徵算了一筆賬:同樣的竹材,用於生産地板時每立方米的附加值為8000元,用於生産戶外高耐腐景觀材料、家居家裝時每立方米的附加值為3萬元,而用於生産寶馬車內飾時,每立方米的附加值可超過10萬元。

  重生態,森林碳匯持續經營

  近來,在浙江省臨安市,農民通過毛竹林增收的途徑又多了一個。

  2010年,臨安市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碳匯試驗區,開始實施碳匯造林項目。臨安市林業局對林農申報參與碳匯項目的林地作出規定,要求林農具有林權證且經營期超過20年、林地規模超過10畝。

  河橋鎮泥駱村黨支部書記張建榮家有128畝毛竹林,他申請加入了第一期農戶森林經營碳匯項目,項目運作期為2013年-2033年,計入期內可增匯減排725.2噸二氧化碳。

  與張建榮一樣申請成功的農戶還有41家。通過計量,42戶參與第一期農戶自主經營碳匯林項目林農的林地,20年計入期將合計産生22030噸減排量。農戶與林交所簽訂了協議,委託林交所出售碳匯。

  臨安市林業局委託浙江農林大學編制了適合農戶小規模經營的森林經營方法學,並分戶編制森林經營方案,指導林農科學開展森林經營。市林業局制訂了竹林碳匯造林管理辦法,明確申報、管理、交易方式及要求,並對林農經營進行具體技術指導。

  臨安市林業局副局長朱永軍告訴記者,通過開展生態化、可持續森林經營,毛竹林每年每公頃減排量可達6噸。在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同時,將進一步提升森林品質,並通過實現碳中和體現林業的社會功能。

  來自英國的代表安德魯·希爾德先生不無感慨地説,當英國的研究人員和科學家還在為複雜、繁瑣的碳匯計量和監測方法爭論不休時,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已經建立起機制、制訂好方法,並付諸實踐,造福社區百姓。

  2014年10月,第一期農戶自主經營碳匯林項目的第一個5年期林地碳匯被建設銀行浙江分行以每噸5美元的價格購買,用以抵消全行辦公等活動産生的二氧化碳。張建榮家的毛竹林通過第一個5年期林地碳匯交易獲得了1萬元收入。

  “以前就看著山好林好空氣好,林業部門來了我們才知道林子好了還能賺錢,現在竹林比以前長得好了,收入也跟著高了。”張建榮笑著説。

  從生産加工到實現生態功能,竹資源開發利用為林農、企業和社會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國際市場的不斷擴大,竹産業的發展也必將進入更廣闊的天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