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嚴懲才能讓抄襲者知道“什麼是臉”

  • 發佈時間:2015-07-13 05:29:36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效仁

  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劉鋼7月8日在科學網實名部落格上發表《瘋狂的天堂手術》,探討換頭手術。9日,微網志用戶“勿怪幸”稱其文章抄襲自己7月2日發表在《南方週末》的原創文章《換頭術,最大的難點在哪?》。“勿怪幸”稱劉鋼完全盜用他的文章,這不應該是一個科學人該做的事。面對質疑,劉鋼微網志回應稱“我承認那篇文章就是剽竊了,又當如何”,反問“什麼是臉”(7月12日《北京青年報》)。

  劉鋼研究員雖非“換頭術”的行家,卻不能不説是個移花接木的裏手。公開資料顯示,劉鋼1954年出生,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微網志身份認證是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如此“資深”,自然用不著他人進行科學良知、學術道德以及原創與抄襲基本區別的常識普及;他也理應知道學術的生命和尊嚴均在於原創,抄襲令人不齒,是讓斯文掃地的下作之事。但抄襲之後,劉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只對“什麼是原創,什麼是盜版”故裝懵懂,且一副無賴嘴臉,甚至反問“什麼是臉”。如此任性和傲慢,真是斯文掃地。

  讓我莫名驚詫的也正是這點,為什麼抄襲已被證實卻仍自以為得意,面對質疑不思悔改,反罵質疑人,甚至擺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面孔,墮落至此,哪還有學術道德與做人尊嚴?筆者以為,這種“學痞”的出現,正是我們對剽竊抄襲行為太過寬容結出的苦果。一直以來,學術界有一種惡俗的氛圍,認為剽竊、抄襲、造假無傷大雅,只能叫“學術不端”,無損個人榮譽和學界尊嚴,以至於如此行徑常常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對那些“不端”者施以嚴懲。2011年9月,因論文嚴重抄襲,四川大學副研究員李小光受到被解除聘用、取消研究生導師資格、開除公職留用察看一年等處分,成了中國學界“零容忍”的一個範本。已故科學院院士鄒承魯生前曾直言:“光説是不行的,對學術不端行為,一定要嚴查嚴辦。”唯有對剽竊抄襲者予以重罰,取消其學術頭銜,剝奪其不當得利,直至趕出學術圈子,才能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學術的臉,什麼是學者的臉,也才能使其他意圖再犯者有所畏懼,有所忌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