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漢服復興的精神內核不在“穿”

  • 發佈時間:2015-07-11 07:32:0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因為著名娛樂主持人一句低水準的玩笑,漢服復興這一話題似乎得到了從未有過的關注度。雖然如此開場引起了各方爭論甚至上升到民族主義未免顯得有點低端,但有思考總比不思考強。這些年來,漢服復興運動在民間可謂頗具規模,常能從新聞圖片中看到許多或集體或單獨著漢服的年輕人。

  我從來就不喜歡海派小矯情的脫口秀,相比于喝咖啡,還是喜歡吃大蒜來得豪爽大氣。不過我倒覺得“洗浴中心説”雖然戲謔,卻歪打正著地説中了一個關鍵問題。這些年進入公眾視野的所謂“重拾漢家衣冠”,確實有一部分讓人覺得不得要領,缺乏神髓。例如個別著漢服者出現在地鐵裏,定會被視為行為藝術而引起圍觀。又或者在倣古建築下舉行的集體著漢服祭祀儀式,“山寨”兩個字也會不自覺打心眼兒裏冒出來,因為我所看到的畫面確實還不如三流古裝劇的龍套場面和諧。

  正是受許多粗糙的古裝劇,以及影樓和旅遊景點古裝拍照道具的影響,多數人對漢服並沒有準確的認識。在這種環境下,“穿”的人表現為過度文藝化,“看”的人表現為過度娛樂化,因而在娛樂節目裏發生“漢服門”事件也就不奇怪了。可惜漢服不是舞臺裝,也不是用窗簾布就能做成的,正所謂“穿起龍袍也不像太子”,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還真不是現在隨便一個中華兒女就能hold住的。

  漢服本身是一門複雜的學問,深衣、襦裙;交領、對襟、曲裾、直裾……歷朝歷代的服飾在形制、用料上皆有講究,同時也吸收了其他民族服飾的元素。漢服上不僅沉澱了各個時期的製衣樣式,還記載了漢民族文化的演進歷程。如果對傳統文化無甚了解,不具備些許士大夫的氣質,那穿起廣袖褒衣來,自然像極了影視基地裏的群眾演員。

  已故的漢服運動前輩溪山琴況認為,漢服的復興,應當是重塑一群更加擁有獨立精神和自主思考能力的人;塑造一群擁有世界級文化大國氣度和自信的國民;撐起強勢崛起的民間力量,實現中國前所未有的民間的文明覺醒。從這一意義上看,漢服復興的精神內核本不在“穿”。

  就好像西歐民族一直保持的“紳士風度”,他們今日對於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對於風度、禮節和外表舉止的講究,對於婦女的尊重,以及所崇尚精神理想,與是否穿著宮廷禮服或者騎士鎧甲無關。源自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已經從服裝滲入民族血液和骨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