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掘金“三農”産業
- 發佈時間:2015-07-10 07:32:24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日報訊 (記者/卓泳)站在網際網路金融的風口,農業也可以“飛”起來。日前,國內首家農業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深圳“農發貸”宣佈,平臺上線3個多月成交額已突破3億元,成為P2P垂直細分領域的一匹“黑馬”。
據了解,農發貸的運營方“農金圈”由國內農資龍頭上市公司諾普信參股設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諾普信目前市值約150億元。農發貸CEO楊世華表示,中國農業現代化大潮將創造巨大的金融需求,這將給以農發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廣闊的發展空間。
農業新模式催生巨大金融需求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發展現代農業存在三大“痛點”,即技術、資金和銷售。首先是在植保技術方面,大農戶要保證規模化種植有較穩定良好的收成,對化肥農藥的使用方法和技術指導需求很大;其次是農村金融空白、農戶融資難,隨著土地經營權確權問題的落實解決,土地流轉加快,農場主面臨急劇擴大生産的局面,迫切需要大量資金;第三是銷售資訊不對稱。但由於規模小和風險難識別等因素導致傳統銀行不願意介入農村金融,而民間借貸成本高,導致農業融資困難,因此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有望改善這一局面。
“資金就是農發貸的切入點,過去一段時間農發貸保持較快的增速也充分印證了農村旺盛的金融需求。”據楊世華介紹,農發貸的借款項目遍佈全國各地,目前已覆蓋全國23省、156個市縣、173萬畝耕地面積,覆蓋了全國主要農作物産區,惠及近1000家農場及大農戶。
據介紹,農發貸依託諾普信在全國的3000多家合作經銷商和8000多家零售店,從十萬農場主中精選借款人,有效識別風險,將農戶生産種植過程中的資金需求發佈到農發貸平臺,投資者的資金以P2P形式或聯合貸款借給上述優質農戶,幫助大中型種植戶解決融資難題。
用金融打造“舌尖上的安全”
據了解,過去,由於農村市場的資金缺乏,導致很多種植戶只能賒購一些廉價的劣質化肥、農藥和種子,使用這些劣質農資産品,不僅會加劇土壤和水體污染,農産品品質安全問題也會日益凸顯。
今年,農業部下發《關於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提出減少劣質化肥農藥使用,控制農業水環境污染,促進農業農村生産、生活、生態“三位一體”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
為此,農發貸嘗試運用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緊密聯繫城市與鄉村,在支援農村金融發展的同時,為老百姓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供新途徑。具體來説,農發貸通過引入網際網路金融,為種植戶提供資金支援,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收集他們對農資産品採購訂單,通過整合農資生産廠商和經銷商,革新供應鏈結構來創造價值。引導他們使用更低毒、環保、高效的藥和肥,這就從源頭上杜絕或減少了環境污染,提升了農産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