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對話阿裏、騰訊高管直面“網際網路+”

  • 發佈時間:2015-07-10 01:0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鼓勵政府和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建立信用資訊共用平臺”“鼓勵有實力的網際網路企業構建網路化協同製造公共服務平臺”……

  7月4日公佈的《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26處提到“網際網路企業”,1處提到“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對網際網路企業寄予厚望。

  作為“網際網路+”行動的利益攸關方,網際網路在與傳統行業跨界融合的作用體現在哪?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打算如何落實“網際網路+”行動?

  圍繞幾大問題,記者近日獨家專訪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裏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和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騰訊研究院院長郭凱天。

  “網際網路的存在越來越接近於基礎設施”

  問題一:網際網路在與傳統行業跨界融合的作用體現在哪?

  高紅冰:幾乎沒有一個行業能夠與網際網路完全無關。從2008年到現在,網際網路的存在越來越接近於基礎設施。所有行業和具體企業的價值鏈、産品和服務都可以放到網際網路上來做,並且通過數據的交互會産生化學反應,激發創新。在應用方面,繼傳媒、廣告、零售業之後,交通、物流、本地生活服務、批發和産業集群、製造業、農業、金融、房地産等,會一個一個産業地線上化和數據化。

  郭凱天:前兩年,傳統行業很難理解網際網路能給自身帶來什麼。大家都覺得網際網路是新經濟、虛擬經濟,跟自己所在的領域或傳統行業沒太大關係。但事實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實體、個人、設備都連接在了一起,網際網路已是經濟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個經濟社會的細胞都需要與網際網路實現共生,這成為一個大趨勢。

  “網際網路+”代表的是一種能力,是一種“資訊能源”,能夠促使網際網路與傳統産業不斷融合。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出現了24小時線上的數字化連接。網際網路就像電一樣,過去有了電能讓很多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有了移動網際網路,每個行業都可以用它來改造自己。

  “政府要簡政放權,同時轉變治理模式”

  問題二:“網際網路+”落地,政府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郭凱天: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建議,希望各地政務、民生服務的資訊化平臺應該本著開放原則與市場各方合作,逐步開放相關數據和介面,使得更多的市場機構可以參與進來。同時,在大數據時代,政府資訊與公共數據應該率先向全社會及産業公開,打破資訊“孤島”,加強資訊資源的供給與傳播,提高資訊資源的可用性和利用率,確保公眾能夠及時充分地獲取與利用公共資訊,推進資訊生産力在社會生産消費中的使用效率和普惠性。

  高紅冰:“網際網路+”的主導力量是市場和企業。我們認為,政府的角色在於營造氛圍、制定規則,做好寬頻、物流、基礎研發等基礎設施和公共建設。更重要的是,要簡政放權、堅守“三張清單”,同時轉變治理模式。

  “網際網路+”成為中國經濟包容性增長的新動力

  問題三:“網際網路+”對中國經濟發展將産生哪些影響?

  高紅冰:網際網路的應用一定是一個新舊更替、交叉融合的過程。部分行業會被替代,新興行業會被催生,更多的傳統行業被改造和提升。現在對工業4.0的探討也很多。中國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就是今天已經形成了3.3億的網購人群,這是做工業4.0的基礎。現在我們有大量的網購主體、商業主體,把這些主體的活力激發出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産業升級問題。

  郭凱天:“網際網路+”代表著以人為本、人人受益的普惠經濟。普惠經濟也是一種集約型經濟、綠色經濟、共用經濟,它能高效對接供需資源,提升閒置資源利用率,實現節能環保。

  此外,對於發展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和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中西部地區,“網際網路+”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成為中國經濟包容性增長的新動力。而在更廣闊的國際競爭中,“網際網路+”成為各國爭搶未來經濟和産業優勢生態位的戰略入口。

  騰訊要搭一個“梯子” 阿裏重點推進商務電子化

  問題四:網際網路公司打算如何落實“網際網路+”行動?

  郭凱天:騰訊參與“網際網路+”生態的方式主要是開放協作,跨界融合。過去兩年,騰訊提出要做網際網路的“連接器”,希望實現“連接一切”。新的“網際網路+”生態體系,將構建在“連接一切”的基礎之上。

  在新時代所帶來的“風口”中,騰訊要做的是搭一個“梯子”,也就是回歸到最核心的平臺。這個産業對騰訊來説已經夠大了,我們能做的是給所有産業提供零配件工具,讓他們在與移動網際網路結合的浪潮中可以飛得更高、飛得更安全。

  在民生服務領域,騰訊嘗試與政府部門一起利用網際網路提升公共服務和公共治理水準。比如,對於“如何證明你媽是你媽”這樣的辦證難問題,在“網際網路+”面前,完全可以得到有效解決。截至目前,騰訊已與6個省區市政府簽署了“網際網路+”戰略框架合作協議,與近20座城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高紅冰:“網際網路+”實際上是從增量到存量的改革路徑。過去15年阿里巴巴做的是“電子商務”,今後將重點推進“商務電子化”,實際上就是希望用網際網路、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推動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

  比如在零售業的O2O(線上線下電子商務)領域,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移動支付等,促進線下實體商業的整體轉型;用線上批發,帶動産業集群轉型。阿里巴巴推動了140多個産業集群和專業市場的線上化,覆蓋浙江、廣東、江蘇等19個省市。這些産業集群和專業市場依託本地化的服務商,將各地特色、優質貨源加速搬上網際網路。

  同時,O2O也包括製造業的線上化,即把服裝工廠的生産線、産能、檔期搬到線上來,打包作為一種服務出售。電子商務平臺則提供交易規則、信用評價、加工數據等一系列服務。

  此外,還有跨境電子商務、農村電商戰略和網際網路金融。過去一年多,阿里巴巴與全國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當地政府一起推動政務、産業上“雲”,這是民生、經濟領域的“網際網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