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前相助理:日購釣魚島有內幕 已料中日關係會倒退

  • 發佈時間:2015-07-09 16:24: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2012年9月,在日本民主黨執政時期,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對不顧中方反對執意對中國釣魚島實施了所謂“國有化”方針,引發中方強烈不滿,致使中日關係大幅倒退。《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對曾經參與過相關工作的時任日本首相輔佐官長島昭久進行了專訪。長島透露,當時已經預計到“購島”將會對中日關係産生極大影響,但為阻止石原“暴走”,野田政府“別無他法”。

  據《日經新聞》7月9日報道,圍繞野田政府對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的直接原因是石原慎太郎的“購島”鬧劇等相關説法,長島昭久稱:“我一直認為日本政府早晚都要認真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當聽到決定國有化的時候,有一種‘該來的時候終於來了’的感覺。我早就知道石原對釣魚島十分執著。另一個原因是自2010年在附近海域發生撞船事件以來,釣魚島逐漸成為中日摩擦的焦點。”

  有關2012年4月27日野田與石原慎太郎舉行的會談,長島透露:“當時主要談論了美軍橫田基地的軍民兩用化問題,幾乎沒有談及釣魚島。石原僅僅提了一句‘我要買島’。”

  長島表示,2012年5月,在從美國參加完G8峰會回日本的飛機上,野田説,“必須得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了”。之後,野田指示所有相關人員分別與釣魚島“所有者”、東京都政府和中國政府進行交涉。時任內閣官房副長官長濱博行負責“所有者”,長島負責東京都,日本外務省則負責與中國政府進行溝通。

  談及釣魚島“國有化”對於中日關係的影響,長島坦言:“我當時預計如果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日中關係將發生極大退步。但是,我們強調的是不改變現狀這一點。石原説過要在釣魚島建造漁船避難用的停泊場所。當時我們向中方解釋,‘相比讓東京都購島隨意處理,讓日本政府實施國有化,穩定維護和管理釣魚島更為穩妥’。

  媒體有報道稱,在2012年9月的APEC首腦會議上,中日首腦進行了接觸。對此,長島昭久表示:“當時日本政府內部有人認為,在APEC結束之後馬上就實施‘國有化’不太好,最好延期。但我們認為如果中方領導人換屆的話,之前努力構築的兩國關係可能會回到原點。的確日中關係出現惡化,而且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但是,那個節點除了作出這種決斷之外別無選擇。就像日本著名外交家陸奧宗光在《騫騫錄》中所説‘欲信無他策’。”

  有關日本安倍政府目前的對華政策,長島昭久稱:“在不讓步、有大局觀一點上我給予積極評價。即使野田政權繼續執政,應該也是相同的情況。但不包括安倍等人參拜靖國神社這件事。觀察現狀可以發現,正如我們預想的那樣,近期日中關係正在慢慢改善。”

  1972年,中日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從大局考慮,在釣魚島問題上達成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重要共識,順利恢復了兩國邦交正常化。以此為基礎,中日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保持了相對較長時間的蓬勃發展,兩國成為互為彼此的重要貿易對象國。然而,自2012年9月日本野田佳彥內閣背信棄義,公然製造釣魚島“國有化”鬧劇後,中日兩國長期以來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平衡由此被打破。

  對於日方否定老一輩領導人“擱置爭議”共識,篡改歷史的荒謬言行,曾有媒體刊文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時日前首相田中角榮和中方領導人就“擱置爭議”達成共識,相約“以後再説”。但日本現在公佈的檔案是“1988年9月的列印稿”,其中既無“以後再説”,甚至説中方領導人也稱“尖閣諸島”,至為離奇。日方根據這種明顯荒唐的資料論證“不存在領土問題”。事實上,如果不承認“釣魚島問題”,中日邦交不可能存在。

  有分析認為,“釣魚島危機”的一再發作,已説明“擱置爭議”的“友好大局”已不復存在。對此,有專家就曾提出,日方首先打破了釣魚島問題的平衡,公然破壞中日兩國建交公報關於雙方“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因此中日關係要進一步發展的話,“違規者必須承擔後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