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會資本辦醫向高端醫療傾斜

  • 發佈時間:2015-07-09 02:32:0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放寬準入 拓寬道路

  審批是社會資本辦醫首先要過的“關卡”,我國對舉辦醫療機構門檻較高。此次文件中提出,清理、取消不合理的醫療機構審批事項,整合審批環節,鼓勵地方提供“一站式”服務。拓展發展空間,為社會辦醫預留床位和大型設備等資源配置空間,取消對社會辦醫的具體數量和地點限制。同時,控制公立醫院規模,規範公立醫院改制。明確公立醫院的辦醫範圍、數量,限制公立醫院的特需服務規模,引導部分公立醫院改制。這些政策,無疑為社會資本辦醫拓寬了道路,指引了方向。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社會資本辦醫進入難、限制多,空間小,此次文件提出了具體舉措,亮點頗多。以前含糊的,現在明確了,不僅要放開手腳,放開準入,鼓勵社會資本辦醫,還鼓勵社會資本辦醫要上規模、上檔次。

  專家分析,非公立醫院發展不起來,公立醫院改革就很難到位,只會一家獨大,由此將産生更多問題。所以,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既是我國保障居民健康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醫療機構分工明確的需要,是大勢所趨。

  原衛生部出臺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要使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比原來翻一番。近幾年,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數量不斷增加。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統計,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98.2萬個,其中:醫院2.5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1萬個;醫院中,公立醫院13339個,民營醫院12039個。與2013年10月底比較,公立醫院減少101個,民營醫院增加1162個。

  差異化競爭 做出專科特色

  郝德明認為,社會資本辦醫不應和公立醫療機構爭奪市場,應該搞差異化服務和競爭。社會資本辦醫應成為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充,比如做專科、專病、特色醫療、高端醫療、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醫養結合、養生保健和網路與移動醫療等,不宜盲目開工,看什麼賺錢就搞什麼,尤其不宜和公立醫療機構正面競爭。社會辦醫不僅要關注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更要關注用健康醫學的理念去構建具有中國非公立醫療品牌的健康醫學的服務體系,而不應該再沿襲幾十年傳統的疾病醫學理念,這樣將給社會辦醫提供廣闊的發展前景。

  十幾年前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就投資醫療機構,他認為社會資本可能更適合投資高端醫療。迄今為止,復星集團大約投資了五六家醫院,包括名聲在外的和睦家醫院。

  郭廣昌曾經表示,“政府很難滿足多層次的醫療需求,政府的工作應該是兜底,應該是解決普通公眾的醫療問題。高端、中高端的民眾需求,應該是通過不同的主體來完成”。他認為未來中國醫療體系應該是公立醫院、財政投資的醫院以保底為主,滿足最大部分的中低層醫療需求。社會資本辦醫院應該滿足其他特殊的要求,或者説滿足中高端醫療服務。復星集團對養老很關注,郭廣昌的做法是以此為由頭圈地,並在上海開始實踐,積累經驗後再做第二個,第三個。“醫藥、醫療、養老這些大健康領域,復星會加大關注力度”,郭廣昌説。據記者了解,宛西制藥也在加緊投資養老醫療,目前已經在漠河、海南、河南等地建立養老保健院,集醫療、保健于一體,加緊在大健康産業的佈局。

  此次發佈的文件中提出,“嚴格限制公立醫院的特需服務規模”。早就有業內人士提出我國公立醫院特需門診等中高端醫療服務應該從公立醫療機構中剝離,高端醫療相對獨立,將來完全民營化,讓國家的財政資源能完全服務普通大眾。

  郝德明介紹,目前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正在建立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産業基金,建設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培養和服務平臺,力求為會員單位解決融資、人才兩大瓶頸。

  完善自身發展 建立良好口碑

  難以進入醫保報銷體系是社會資本辦醫的難點。北京仁醫堂副院長吳廣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沒有醫保報銷,大大制約了去仁醫堂看病的患者數量。此次政策中提出,完善社會資本辦醫的醫保報銷政策。

  我國醫保政策一直是開放的。但是我國社會資本辦醫的歷史軌跡和歐美等國不同,由於我國最早的民營醫院大部分是靠貼小廣告、治療性病起家,形成的社會口碑是“由農民開醫院,給工人兄弟看病”,因此大多數人對非公立醫療機構不信任,萬不得已時才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民營醫院看病。雖然時過境遷,但根深蒂固的醫療信譽危機難以改變。

  郝德明告訴記者,近幾年來,莆田係等民營醫院也在不斷轉型升級力圖改變。他們利用資本優勢,引進高端人才,提升服務能力,社會辦醫整體形象日益好轉。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目前正在發起行業職業道德準則,呼籲和倡導行業自律與誠信經營,加強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規範化管理,同時提升社會認可度,信譽度,增強綜合服務能力。

  儘管社會資本辦醫面臨重重困難,但是社會資本仍源源不斷的撲向醫療市場,繼圈地浪潮、圈錢浪潮之後,形成了新一輪圈醫浪潮。社會資本辦醫不應僅以賺錢為目的,醫療也是慈善事業,賺快錢與醫療屬性不符。看來,發展社會資本辦醫、以社會資本所辦的醫院真正成為受群眾歡迎、醫療水準過硬的醫院,還需要漫長的過程。

  ■創新啟示錄

  我國一直鼓勵社會資本辦醫,近幾年出臺一系列措施促進社會資本辦醫的發展。日前,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該文件被稱作社會資本辦醫的“歷史性突破”,此前,社會資本辦醫普遍遭遇“玻璃門”、“彈簧門”和“旋轉門”,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在辦醫自主權、人才招聘和培養、醫療保險等很多方面受到限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難以落地。此次發佈的文件將社會辦醫的政策細化、落實,放寬準入、拓寬融資渠道,鼓勵差異化探索。社會資本辦醫的大門和阻礙正在逐漸打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