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變“金山” 重慶綠色扶貧變資源為資産
- 發佈時間:2015-07-09 00:32:04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截至去年年底,重慶森林覆蓋率從直轄初的20.98%提高到了43.1%,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綠色城市”。怎樣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將“青山”變“金山”呢?市林業局研究部署了一系列林業扶貧開發工作。
發展特色林業産業扶貧助增長
秀山縣大溪鄉豐聯村下坪組的陳靖開辦了一家農家樂。去年,農家樂獲得了一筆5萬元的森林人家建設專項補助,陳靖更新了不少設施,環境衛生變得更加整潔,受到遊客的好評。陳靖一家的生活也過得越來越好。
“林業既是生態建設的主體,也是扶貧開發的主戰場。”據市林業局局長吳亞介紹,市林業局統籌整合國家和市級林業工程項目資金,大力推進全市18個貧困縣的林業扶貧開發工作。近三年來投入到18個貧困區縣的林業資金達72億元,佔全市林業總投入的65.8%。
據了解,從2013年起,在秀山縣開辦森林人家享受專項補助已有近300戶。森林人家的興起以及森林公園的打造,也帶火了山區的森林旅遊。據了解,2014年全市森林旅遊人數近6000萬人(次),旅遊收入大幅增長。
近年來,市林業局充分利用森林資源優勢,結合高山扶貧搬遷,支援貧困區縣發展特色林業産業。不但鼓勵發展林家樂,還大力扶持木本油料、乾果、油桐、桑蠶、中藥等産業。
為此,市林業局自2015年起,每年拿出5000萬元發展特色林業産業,建立市級貼息制度,優先安排特色産業項目,優先解決林業貸款貼息,確保林業特色産業補助資金65%以上投入到貧困區縣。
科技扶貧助陣合理機制做保障
近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紹慶街道彈子村六組村民傳中平喜上眉梢。原來,他將自己的25畝地按照250元/畝的價格,把林地的景觀資源使用權流轉給了阿依河景區。不但沒有改變權屬,還獲得了6250元的收益。
“這是我們不斷深化林業改革取得的又一成果。”市林業局林改處負責人説,不管是生態林業建設還是民生林業發展,都需要一個合理順暢的體制機制做保障。為此,我市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近年來,市林業局不但積極引導林地規範有序流轉,協調金融部門開發林權抵押貸款中長期金融産品,擴大林權抵押貸款規模。還積極引導貧困區縣集體林業規模化經營,支援發展家庭林業、民營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森林人家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
此外,科技扶貧作為林業扶貧工作中的一個亮點,重點組織研發生態經濟兼顧的林木種質資源和林業特色産品。力爭分區縣或片區整合優化或研發出相對特色的林木種質資源,並將對應特色木種質資源形成相對的産業鏈。
與此同時,市林業局還開展“十百千萬”專家團隊建設,加強科技特派員、送科技下鄉、技術培訓等科技幫扶服務。
資源變資産增綠又增收
近年來,隨著市林業局工作力度的加大,我市林業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按國家林業局統計口徑,2014年全市林業産業産值521.9億元,比2013年增長16.12%,增加值113.6億元。
不僅在木本油料、筍竹、中藥材等基地建設各顯特色,林産品加工業快速發展。同時,促進了森林旅遊的發展,還促成凱恩國際家居名都、紅星美凱龍、巴南花木世界等一批流通型、服務型企業應運而生。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市林業局將進一步堅持“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的原則,加強對全市18個貧困區縣的生態保護和林業扶貧開發工作,確保出實效。預計2015—2017年將向18個貧困區縣投入林業建設資金93.5億元,佔全市林業建設資金總投入的70%左右。(實習記者周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