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森林覆蓋率達43.1% 林下經濟也帶動農民鼓起腰包

  • 發佈時間:2015-01-29 08:18:44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28日,重慶市2014年森林資源變更調查成果新聞發佈會正式召開。市林業局副局長羅建極等領導出席發佈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014年底,全市林地面積436.74萬公頃,森林面積355.6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3.1%,林木綠化率57.1%,林木蓄積19772.60萬立方米。

  重慶森林覆蓋率達43.1%生態文化概念讓市民享受森林療養

  據羅建極介紹,重慶按地類面積分,有林地319.16萬公頃,疏林地6.15萬公頃,灌木林地84.62萬公頃(其中,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地36.46萬公頃),未成林地8.52萬公頃,苗圃0.18萬公頃,無立木林地2.13萬公頃,宜林地15.95萬公頃,輔助生産林地0.03萬公頃。

  按森林類別面積分,公益林306.26萬公頃,佔林地面積的70.10%。其中:國家級公益林137.73萬公頃,佔公益林面積的44.97%,地方公益林168.53萬公頃,佔公益林面積的55.03%;商品林130.48萬公頃,佔林地面積的29.90%。

  羅建極説,目前資源總量大幅度提高,標誌是森林覆蓋率提高到現在的43.1%,比直轄之初翻了一倍多。“舉目一望,山是綠的、水是清的,老百姓有很深的感受。這麼多年來,重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的強度和頻率都減少了。”羅建極説,林業對氣候的調節力度,老百姓的體會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從各個監測區來看,負氧離子都有大幅度提高,所以現在出了一個森林療養的概念。”

  羅建極説,目前重慶的生態文化得到了較充分的發展。全市有85個市級及以上森林公園、52處林業自然保護區、22處濕地公園,“開縣周邊是一個漢豐湖濕地公園,很有體量。重慶三峽庫區濕地有300多萬畝。高山生態旅遊在重慶如火如荼地發展,特別是以武隆、黃水為代表的生態旅遊,都能讓市民感受到好處。”

  林地面積兩年增3.82萬公頃林木蓄積增732.96萬立方米

  羅建極表示,2012年至2014年,全市森林資源呈現出諸多變化。林地面積由432.92萬公頃增加到436.74萬公頃,凈增3.8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42.1%增加到43.1%,增加1.0個百分點。

  羅建極説,2012年,全市完成了第二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從2012年到2014年兩次調查間隔的2年間,全市森林資源呈現出四個重要變化。

  “林地面積和林木蓄積持續增長。”羅建極説,兩年來,林地面積由432.92萬公頃增加到436.74萬公頃,凈增3.82萬公頃;林木蓄積由19039.64萬立方米增加到19772.60萬立方米,凈增732.96萬立方米。

  同時,森林面積和森林覆蓋率穩步增長。兩年來,森林面積由347.23萬公頃增加到355.63萬公頃,凈增8.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42.1%增加到43.1%,增加1.0個百分點。

  全市森林植被總碳儲量1.42億噸林下經濟讓農民鼓起腰包

  此外,林分品質有所提升,森林生態功能也進一步增強。羅建極介紹,目前全市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到了1.42億噸,森林生態系統年涵養水源量達到了90.02億立方米,年固土量達到了1.28億噸,年保肥量達到了0.066億噸,年吸收二氧化碳達到了0.134億噸,年滯塵量達到了0.91億噸,僅這6項生態服務功能的年價值達1821億元。

  不僅是生態服務功能,林業的經濟效益也在凸顯。羅建極談到,林業不僅産生負氧離子,而且能夠産生經濟效益。在渝東北三峽庫區、渝東南武陵山區,包括渝西地區的城市發展新區,林業産業逐步壯大,“譬如木本糧油每年都在以幾十萬畝的速度增長,木本糧油主要是核桃、油橄欖、油茶、牡丹等。可見林業不僅是增綠,而且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了。”羅建極説,林業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每年都保持在10%左右的速度增長。(記者肖子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