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對二戰勝利功不可沒

  • 發佈時間:2015-07-08 07:21: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喬治·佐戈普魯斯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長期牽制和抗擊日本主要兵力,在戰略上策應和支援了同盟國在其他戰場的作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創造了重要條件

  國際上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研究,多年來一直存在一種不盡如人意的傾向,那就是偏重對歐洲戰場的研究,忽視對亞洲戰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中國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研究不夠。在隆重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今天,這種研究的不平衡狀態需要扭轉過來,中國在二戰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需要得到應有的評價。

  西方學者長期“壟斷”著研究二戰的學術領域。在一些西方學者眼裏,歐洲戰場是二戰最主要的戰場,由於地理和心理上的接近性,他們更多聚焦歐洲戰場是可以理解的。但令人遺憾的是,一些西方學者至今仍不願意摘掉“西方中心論”和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刻意低估亞洲戰場的歷史功績。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全球一盤棋,任何局部的得失都會影響到全局的命運。亞洲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二戰的命運息息相關。1940年9月,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簽署三國軍事同盟條約組成軸心國,在二戰中相互配合,圖謀霸佔全球。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成員之一,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亞洲戰場主要包括中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中國戰場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日本在侵略中國之後,繼續將戰火燃燒到東南亞,企圖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東南亞戰場是中國戰場的延伸,二者不可分割。在整個亞洲戰場,決戰雙方始終是中國和日本這兩股力量。為了本國及亞洲其他國家的生死存亡,中國軍隊不僅在中國戰場,而且在東南亞戰場進行了極為頑強的抵抗。毫不誇張地説,中國軍隊的犧牲和貢獻是亞洲戰場取得最終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是首個與軸心國交戰的同盟國,有力地牽制和消耗了日軍主力部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結束功不可沒。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憑一己之力英勇抵抗,以巨大的代價拖住了日本不斷擴張的步伐。日本是軸心國第二大勢力,陸軍2/3都在中國大陸。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但在中國戰場的牽制下,日本能夠支援太平洋作戰的部隊只佔27%。

  見證過二戰歷史的西方領導人對於中國的貢獻有著客觀的認識。1942年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情咨文中説:“千百萬中國人民在漫長的4年半裏頂住了轟炸和饑荒,在日軍佔優勢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地打擊了侵略者。”根據史料記載,他還私下對其兒子埃利奧特説:“如果中國屈服,會有多少日本軍隊脫身出來?那些部隊會佔領澳大利亞、佔領印度,然後長驅直入,直搗中東……”1942年1月,8萬日軍大舉進攻緬甸,英國守軍告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一份電報中指出:“在同日本人交戰的軍隊中,中國軍隊算是最成功的。”

  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今天,我們應該記住中國作出的巨大貢獻。據不完全估計,在二戰中中國軍民傷亡人數高達3500萬,經濟社會更是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如果沒有中國不計代價的持久抗戰,日本恐怕不會在1945年繳械投降,二戰的炮火可能還會再持續幾年。中國長期牽制和抗擊日本主要兵力,在戰略上策應和支援了同盟國在其他戰場的作戰,從而粉碎了德意日法西斯戰略配合的企圖,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創造了重要條件。

  (作者為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國際問題專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