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偉人故里風正帆懸
- 發佈時間:2015-07-08 01:00: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張圖”,“以城促産”,優化土地統籌開發和産業佈局;城鄉基礎設施實行“一盤棋”部署,構建“一主雙核兩副多節點”的空間佈局;全市農村納入城鄉建設“所有”管理,實現市、鎮、村三級規劃全覆蓋。
此外,中山更是樹立“全域中山”理念,打破行政界線限制,建立4個市級産業平臺、6個經濟協作區,整合了毗鄰鎮區的土地資源和産業優勢,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如建立補償機制,設立項目流轉市場,統籌全市資源,推動項目從有項目無土地的地區向有土地無項目的地區流轉,推進行政區經濟向經濟區經濟轉變。
目前,中山市村集體年均可支配收入達1224萬元,超過80%農村從業人員從事二、三産業,農村居民收入78%以上來源於非農産業,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58:1。
(下轉第六版)
中山,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
這個南國城市,因中山先生而得名,同時還孕育了一大批對中國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近年來,中山市更是繼承和弘揚了孫中山先生的博愛、進取精神,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出了經濟發展的“中山特色”,也在發展成果如何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外地務工人員等社會各群體方面,做出了有力探索。
如今,偉人故里正揚起新的風帆,破浪前行。
歷史文化名城 仁人志士輩出
中山古稱香山,因“地多神仙花卉”而得美名。在春秋戰國時為百越海嶼之地,秦屬南海郡,漢屬番禺縣,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設香山縣。至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由於沙坦的淤積,加上中原移民多次遷入並帶來農耕良種及先進技術,使農業生産得到迅速發展。
近代以來,根植深厚的人文積澱,這裡涌現出眾多名人志士,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即誕生於此,被譽為偉人故里。1925年,為紀念中山先生,這裡更名為中山。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下轄18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區。
中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發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而眾多歷史名人遺跡更是這座城市最耀眼的名片。
中山市南蓢鎮的翠亨村,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孫中山故居和孫中山紀念館皆坐落於此。
翠亨村有東、南、西、北四個村門,當地人稱這些擁有近百年曆史的村門為閘門。從大理石構造而成的南閘門進入,門楣上的匾額雕刻著字體圓潤的“瑞接長庚”四字,在“瑞”與“接”兩個大字之間有一道明顯的裂痕。關於這個裂縫有一段歷史,據説這是1892年孫中山與陸皓東等人在此門附近試驗炸藥時,震裂了門上的石匾而留下的。
過翠亨村南閘門後,向翠亨村後行進,孫中山故居便坐落於此。故居入口處左側是“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的標示,右側則是先生手書的剛正鏗鏘的“天下為公”四個大字。
走進大門,高大的棕櫚和榕樹屹立在道路的兩旁,呈現出一幅幽雅而莊重的畫面。順著林蔭道往下走,盡頭的右側就是孫中山先生的故居。這座由孫中山先生於1892年親自主持建造的赭紅色二層小樓。融合了中、西建築的特點,坐東面西,外墻為赭紅色,窗門及廊柱則由白漆勾勒,翠綠色的護欄點綴其間,為整棟樓房更添幾抹勃發的生機。
除孫中山先生外,中山還孕育了一大批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教育、科技、體育等舞臺上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中國早期資産階級維新派思想家鄭觀應,為共和革命犧牲的第一人陸皓東,“空軍之父”楊仙逸,中國最早駐外大使之一鄭藻如,四角號碼發明者王雲五,著名政治領袖楊匏安、楊殷,中國四大百貨創始人之一馬應彪,文化名人蕭友梅、呂文成、阮玲玉、鄭君裏、黃苗子……他們是從各個領域影響著近現代中國的璀璨群星。
産城融合 促經濟迅速發展
中山是珠江口西岸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城市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是廣東省産業集群升級創新試點城市。
在“親商安商、扶商富商”發展氛圍之下,中山各類市場主體增長迅速,至今已達20多萬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3629家,投資總額167億美元。目前,裝備製造、健康醫藥、電子電信、燈飾光源、家用電器、金屬製品、紡織服裝、家居傢具、精細化工、特色食品等十大産業集群是中山的主要支柱産業。
近年來,在産城融合的發展理念帶動下,中山經濟發展更是勢頭迅猛。“中山堅持以城市功能完善帶動産業發展,以産業佈局優化增強城市競爭力。”中山市政府副秘書長陸德華表示。如依託中山16個省級專業鎮和35個國家級産業基地,發展鎮域經濟,大力推動新型專業鎮發展,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産要素向農村集聚,加速農村就地城鎮化。
與此同時,中山將全市1800平方公里土地全部納入整體規劃
本期稿件除署名外
均由記者孫飛采寫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