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每一絲精神碎屑都需要一個適宜的出口

  • 發佈時間:2015-07-07 09:32:12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 學

  馬維

  《寫作的女人危險》

  那海 著

  東方出版社

  説起來,那海在文壇的人氣不算旺,可收在這書裏的不少篇章卻都是經得住反覆回味的,足見名氣遠非一個作家作品的試金石。在書裏,作者白描身邊的人與事,遙想遠方或存或歿的女性寫作者,臨摹自己的日常生活。其實,這種文字最難寫。所謂“心情隨筆”之類,有點才情的女生似乎人人會做,可也正因此,才最難做得漂亮。

  可這偏偏一點也難不倒作者。譬如她寫一位與父親有著患難之交的父執輩,其實從未與之謀面,僅時常聽聞父親談起。就這樣,關於他倆的故事,在作者筆下徐徐道來,寫得惟妙惟肖,情真意切,尤其是那碗令親歷者沒齒難忘的山粉面,將兩個男人間那種深入骨髓的兄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還有那位曾是家鄉越劇名角兒,後為影院檢票員的大姐,她一生跌宕起伏的職業生涯和愛情故事,足令吾輩唏噓,卻也是羨慕不已。作者説得在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他們承受生活之重負的能力,還有他們身上那股永不服輸、永不停歇的活力,實在不能不令人嘆服。

  至於本書的重頭,那些近代以來從事寫作的女人,從簡·奧斯丁到張愛玲,從伍爾夫到林徽因,寫過她們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簡直太多了,好像很難寫出新意,作者自然也明白這一點。雖然她也並不排斥八卦,但讀完整個系列就會發現,她是在試圖從那些作品風格迥異的作者身上,尋找到某些共通的東西。作者的這本書,既敘述了這些女性作為個人的寫作故事,也為她們勾勒出了一尊共同的精神畫像:生性敏感甚至有些神經質;慾望強盛卻並不一定相貌出眾;自我意識極強卻因世俗的緣故必須時常隱藏。或許,正是這最後一點成就了她們的寫作,畢竟,每一絲精神的碎屑都需要一個適宜的出口。

  這樣説來,無論對作者還是她筆下的這些文學人物而言,寫作,無疑是最能取悅靈魂的精神體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