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片馬:昔日烽火狼煙 今朝開放前沿

  • 發佈時間:2015-07-07 08:29:18  來源:雲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紹明 郎晶晶 付雪暉

  1942年,日本侵略者控制怒江以西地區,阻斷了滇緬公路這條抗戰物資補給生命線,同時盤踞片馬,封鎖遠征軍退路和駝峰航線。

  片馬位於高黎貢山深處、中緬邊境,本來遭受著英國殖民者的黑暗統治,此時又陷入日本法西斯的鐵蹄之下。危急時刻,片馬地區的景頗、傈僳、彝、怒、獨龍、白、漢等各族人民與中國遠征軍一起,奮起反抗,收復失地,譜寫了全民族抗戰的壯麗篇章。在新中國強大國力保障下,片馬回歸祖國懷抱,發展成為今天寧靜祥和、邊防鞏固的國家二類口岸。

  7月4日,雲報集團“重訪滇西抗戰遺址”全媒體採訪組沿著怒江西岸的盤山公路,翻越高黎貢山,重訪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片馬鎮。

  風雪丫口

  鋼鐵前哨雪洗前恥

  從怒江大峽谷出發,爬上高黎貢山蜿蜒的盤山公路,海拔升高,氣溫驟降。過瀘水縣魯掌鎮向西北攀爬約30公里,濃霧緊鎖,一陣寒風一陣雨。

  濃霧中,一座雄關隱現,“片馬風雪丫口”昂然屹立。70多年前的今天,這裡是日軍據點。同行的當地人介紹,這裡海拔約3150米,因地勢險要,氣候多變,且每年12月到次年三四月常有大雪封路,故得名“風雪丫口”。它是瀘水縣城連接片馬,到達緬甸的咽喉要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我們在此看到,丫口一側,是日軍遺留下的碉堡以及戰壕、簡易摩托便道等遺址,碉堡上架設機槍的3個洞眼依然猙獰。據片馬邊境檢查站工作人員向建軍介紹,片馬被日軍、英軍分別佔領時,風雪丫口都是他們防禦中國軍隊的橋頭堡。

  看著解放軍、邊防武警設立的哨卡營房,腳踩日寇遺留的水泥石頭碉堡,自豪感油然而生。1963年,國防部授予片馬丫口哨卡“鋼鐵哨所——風雪丫口排”榮譽稱號。1978年,武警怒江邊防支隊接管風雪丫口,改設片馬邊防工作站,直至2002年撤並前移。

  今年50歲的退伍老兵楊漢申,上世紀80年代曾在風雪丫口駐守。據他回憶,風雪丫口冬天常常大雪封山,雪可以沒到膝蓋處。哨所食物非常緊缺,當時交通不便,到片馬城只能騎馬在山上“找路”,途中常常迷路或遭遇野獸,非常危險。“設立崗哨,安營駐紮是申明主權,這是非常神聖的使命,我們感到非常光榮。”楊漢申説。

  如今,從六庫到片馬的90多公里路程大多是柏油路,工人在冒雨修築片馬丫口的水毀路面。即使是雨雪天氣,六片公路有清障車保通,大雪封路的情況成為了歷史。

  國門莊嚴

  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離開風雪丫口,採訪組來到了片馬鎮。片馬鎮車水馬龍,商賈往來,隨處可見緬甸牌照的汽車和前來購買生活物資的緬甸邊民。

  再往下片馬村方向行駛,便到達國門片馬口岸。高聳的國門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片馬口岸”幾個燙金大字和門口威武挺立的邊防戰士讓人肅然起敬。

  每天早晨,邊防戰士都會在國門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無論颳風下雨,鮮艷的五星紅旗都會飄揚在片馬口岸的上空。

  片馬口岸距離瀘水縣城98公里,距緬甸北部城市密支那220多公里,是我國通往南亞的重要通道。據片馬邊境檢查站政委余志剛介紹,每日進出邊檢站的人流量達600人以上,去年片馬口岸出入境人員9.3萬人次,車輛4.3萬台次,驗放了大批貨物。

  採訪當日,我們遇到了背著一籮筐生活物品進入邊檢站的下片馬村民祝玉梅,她告訴記者,自己有親戚在緬甸做生意,所以經常穿越國門到緬甸送東西。祝玉梅説:“小時候總聽村裏的老一輩講以前戰爭年代生活窮苦、東躲西藏的事,感到現在的生活真的是好啊!”

  祝玉梅聽到的故事就是邊城片馬最悲情的往事。

  1911年,英軍長驅直入,強佔片馬地區,到處燒殺搶掠。為保家衛國,片馬地區的景頗、傈僳、彝、怒、獨龍、白、漢等各族人民與瀘水各土司派出的“民團”匯合,組成民族自衛隊,用弓弩、長矛、大刀等原始武器,沉重打擊了英軍氣焰。在片馬人民的抗擊和全國人民的聲討之下,英軍撤走部分軍隊,但仍有軍隊駐紮。

  1942年5月,日軍佔領緬甸後入侵怒江以西地區,並以片馬為據點,修建飛機場、投放物資和武器彈藥,威脅駝峰航線,併為強渡怒江做準備。

  1942∽1944年間,中國遠征軍滇康緬邊境特別遊擊區第一縱隊司令謝晉生部所屬3個支隊在怒江西岸片馬一帶抗擊日軍,同當地土司動員各族人民組建起民眾自衛隊進入片馬反攻日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愈戰愈勇,終於收復片馬。新中國成立後,中緬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片馬終於結束了近半個世紀的顛沛流離,回到祖國的懷抱。

  內外合作

  開放彰顯大國自信

  片馬,景頗語,意思是木材堆積的地方。小鎮裏隨處可見木材、大理石、傢具店。

  來自騰衝的楊翠美一家在片馬做傢具生意,木材全部從緬甸進口。看到我們進店,她説:“現在交通方便了,運輸很快捷,想要買什麼,加我微信,通過物流走遍全國!”

  片馬鎮本地人口1800人,但常年流動人口3萬人,在邊貿鼎盛的上世紀90年代,這裡的流動人口曾經達到4萬人。2014年,全鎮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5.71億元。

  同時,特色産業也在迅速成長。全鎮種植核桃1.82萬畝、草果7200畝,重樓、續斷、油茶等經濟作物規模不斷發展壯大。2014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820萬元,同比增長約16%,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約4700元,同比增長5%。

  和平來之不易,片馬軍、警、民倍加珍惜。解放軍邊防部隊、邊防武警、片馬鎮政府每月召開“軍警民聯席會議”,通報轄區情況,建立長效機制聯合維護轄區穩定。余志剛介紹,片馬邊境檢查站每天派出武裝巡邏車巡邏。同時,警方還與緬方邊境管理部門建立了聯動機制,定期開展警務合作,聯手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比如,近日我方向緬方移交了兩名吸毒人員,而緬方也協助我方抓獲了一名在逃8年的嫌犯。”

  離開片馬,正值黃昏。炊煙嫋嫋,街邊的兩個孩子在嬉鬧,母親站在家門口看著他們微笑,小鎮顯得更加閒適、和平、寧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