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手機支付喜憂參半

  • 發佈時間:2015-07-07 03:29:17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倩怡

  阜成門附近一家好鄰居便利店裏,剛剛購物結束準備付款的張先生打開手機,收銀員拿起了掃碼器,“嘀”,隨著手機支付資訊提示音的響起,張先生成功利用手機從超市買到了一瓶可樂和一箱牛奶。

  這樣的場景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實現。昨日,支付寶發佈數據稱,經過兩年的市場培育,現在全國已經有超過13萬家線下門店支援支付寶,分別集中在餐飲、商超、甜品飲料等領域。微信則表示覆蓋水電煤繳費的“生活繳費”功能已覆蓋全國5億居民。不過支付安全和具有局限性的消費人群仍是擺在這些新型消費方式面前的兩道難關。

  3成消費者選擇手機結賬

  “真的可以試試不帶錢包出門了。”家住方莊小區的小韓説,週末晚上散步走在路上看到有人賣西瓜,想買發現身上沒帶錢,結果水果攤老闆“淡定”地告訴她可以用支付寶付款,於是她立馬通過手機付款拎了一個西瓜回家。

  支付寶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線下已經有超過13萬家店舖支援支付寶付款。無論是在超市、便利店、餐廳、咖啡廳或者零食鋪,用戶只要打開支付寶掃一掃,2秒即可完成付款,不必再準備現金。

  其中,商超行業是移動支付最為普及的一個消費領域。支付寶的數據顯示,全國有75個商超品牌的近4萬家門店接入了支付寶支付,包括家樂福、沃爾瑪、物美、世紀聯華、屈臣氏、羅森等。

  “這幾個月裏既有微信支付日,也有支付寶日。”全時便利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做過統計,在這類主題日裏,支付寶、微信往往會給予顧客一定補貼,打出“買××返××”的招牌,便利店顧客中大概有30%的人會選擇用手機結賬。

  不過和此前兩家網際網路企業打出的每週二的“微信支付”和每月28日的“支付寶日”不同,這位負責人介紹,優惠活動並不固定,“如果有優惠活動我們會提前通知,宣傳物料也會被重新擺出來。”

  銀發族或成“硬骨頭”

  “那是年輕人趕時髦。”儘管家門口的物美超市收銀臺前貼出了大大小小的微信支付、支付寶的廣告,甚至開通了專門的結賬通道,53歲的宋廣梅阿姨仍是選擇站在已是小長龍的結賬隊伍尾端。

  平日裏和女兒聊天也使用微信軟體,但宋阿姨堅持不在微信裏放錢。在她看來,把手機和銀行卡捆綁在一起,“萬一齣了事兒,都不知道找誰。”

  手機看著字小、操作不方便,則成了一部分老年人不願使用手機支付的另一原因。2014年全球手機銷量調研報告顯示,智慧手機已取代功能機成為主流,我國約三分之一人口使用智慧手機。市場上也有不少號稱“老年專用”的智慧手機,但從銷售情況來看並不理想。

  “相比起生産老人智慧手機,我覺得對普通的智慧手機進行改良,在軟體上做文章更有前景。”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針對老人的應用也許能交由細分市場去探索,一些軟體廠商可以開發出“老年版APP”,為專門的老人智慧手機配套老人能用的功能。

  支付類病毒跟著變“智慧”

  伴隨著手機支付的流行,支付類病毒智慧化程度也開始提升。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日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去年,31.3%的用戶遭遇過個人資訊洩露,移動端受攻擊的概率大大高於傳統PC機。其中,倣冒的銀行APP、電商、支付類APP散佈在各大中小型的電子市場,一旦點擊下載,就會觸發進入駭客操控的支付流程。

  “哈哈,快來看看哪個是你,我們聚會的照片……下載地址×××,真的太好玩了,你那表情好逗人啊!”今年春季,這樣一條資訊出現在不少人的手機中。獵豹安全專家李鐵軍告訴記者,這就是一種新型的手機木馬病毒,如果點開這個連結,手機會安裝上一個惡意軟體,該軟體有讀取通訊錄和發送短信功能。打開該軟體後,手機上存儲的支付密碼、銀行卡等相關資訊將被竊取,同時用戶的手機將向通訊錄裏的聯繫人進行短信傳播。

  360産品經理高祎瑋建議,要防範釣魚網站攻擊,最重要的是謹慎選擇公共區域的無線網路。不需要驗證、不需要密碼的公共WiFi風險系數很高,背後有可能是釣魚陷阱。在不能確定絕對安全的WiFi環境下,重要的操作比如網購、轉賬等,最好關閉WiFi,通過數據網路進行,以保障資金安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