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分佈式光伏開發或將進入快車道
- 發佈時間:2015-07-06 10:01:27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張世祥)今年以來,分佈式光伏行業不斷傳來利好消息。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在一處名人故居內,英利集團首個建在此的分佈式光伏項目並網,這也是英利集團第1305個分佈式項目。它的並網意味著這套故居的屋頂每天可發電80度,25年質保期內預計發電超過60萬度,除完全滿足業主的用電需求,多餘電量還能上傳到國家電網,相當於節約標準煤242噸,減排二氧化碳629噸。
近日,工信部的一則消息,再次提振行業信心。近日,工信部公佈今年1月至5月電子資訊産業固定資産投資情況,其中光伏相關行業投資回升,同比增長62.8%。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發佈的年度新能源展望報告,我國零碳排放能源發電量將在2033年超過化石能源成為發電的主力軍,其佔整個發電市場的比例將在2040年達到65%;風能與光伏的比例從2014年的5%激增到2040年的37%。
另據“中國新能源智力服務平臺”——電陽國際新能源服務(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玉向新華網分析,在光伏發電方面,組件原材料多晶硅價格從08年的近400美元/千克回落到現在不到20美元/千克,使得光伏系統成本下降到可大範圍商業推廣的水準。商業的大範圍應用又進一步促進了系統成本的下降,使光伏發電逐步接近平價上網的水準。
光伏組件轉化率每提升1%,系統成本下降18%到20%。多晶硅組件的轉化率從開始時不到10%,到現在的超過15%,使光伏發電系統單瓦造價成本下降明顯。
林玉表示,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的主要實現方式是傳統的集中式大型地面電站,項目實施難度小、盈利穩定等優點使其頗受英利集團、保利協鑫等諸多國內光伏龍頭企業的青睞。但對比而言,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普及率更高的歐美國家,分佈式光伏是其主要的太陽能利用方式。實際上,從既有支援政策來看,分佈式光伏將成為我國光伏發電的主要發展方向。
據新華網記者了解,2013年8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關於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産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對分佈式光伏發電實施0.42元/千瓦時的補貼政策;2014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進一步落實分佈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明確指出在項目備案時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其中“全額上網”項目的全部發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收購,分佈式光伏的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今年3月,國家能源局下發《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對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各地區能源主管部門隨時受理項目備案,電網企業及時辦理並網手續。項目建成後即納入補貼範圍,從政策層面為分佈式光伏市場掃除了障礙。此後,能源局、發改委、工信部、銀監會等多部委陸續出臺支援政策,極大地改善了光伏發電尤其是分佈式光伏發電的市場環境,分佈式光伏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在《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産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發佈之後,中國光伏市場的大幕被拉開。日前公佈的《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全年新增光伏建設目標為17.8GW,比去年實際完成量提升68%。作為光伏發展的重點,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及全部自發自用地面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將不限制建設規模。“現在的問題,是資本與市場,尤其是資本與分佈式市場開發之間,仍然存在較大鴻溝。這主要是分佈式光伏開發單個項目規模小、電費收繳有風險等造成的。相信該問題很快能夠妥善解決。屆時,我國分佈式光伏開發將進入快車道。”林玉表示。
目前,國內光伏市場依然是純政策驅動的市場。光伏宏觀政策已經比較全面,但來自上層推動的政策,在很多地方還難接地氣,這讓光伏企業在財稅、備案流程、電網代付操作、補貼週期這些細節政策上無章法可依,對分佈式光伏業長期發展造成不利。
分佈式光伏的發展雖阻礙重重,但其發展勢頭卻一路強勁,這與整個光伏業的特點密不可分。事實上,光伏發電的特點決定了光伏未來的主要應用方向是分佈式領域,隨著系統成本不斷降低以及燃煤發電的外部成本不斷提高,一旦度電成本低於工商業用電價格,分佈式光伏將首先在工商業領域迅速推廣,行業的成長性將徹底爆發。
由於分佈式光伏是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分佈式發電系統。它是將發電系統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組合在一起,倡導就近發電、就近並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原則,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同等規模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同時還有效解決了電力在升壓及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分佈式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一般較小,初始投資和後期運維成本低,建設週期短,能夠實現就近供電,對大電網、遠距離供電形成有益的互補和替代。
此外,與地面光伏電站相比,分佈式光伏電站具備佔地面積小、對電網供電依賴小、靈活智慧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光伏發展的主要方向。與風電等其他清潔能源相比,光伏發電與工商業用電峰值基本匹配,因此光伏相比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更適用於分佈式應用。
從國際視角來看,目前歐洲應用光伏發電的情況是,大型地面電站僅僅佔30%的應用容量,而70%的來自於屋頂的分佈式光伏發電。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市場之一,能源消費水準與每人平均能源消費量都處於較低水準。中國光伏産業在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方面與歐美等發達國家距離尚遠,這為中國能源開發與利用提出了較高要求,也給予了分佈式光伏産業巨大的發展空間。
分佈式光伏推進與運營的困難有目共睹,但政策的不完善對行業長期發展造成的制約卻更為隱蔽。“目前,國內扶持分佈式的發展方向非常明確,各政府部門也先後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意見。但這些意見都過於宏觀,在操作方面仍無據可依。”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説,“比如每千瓦時0.42元的補貼,哪些項目可以享受、哪些項目不享受,由誰來認定,在光伏項目實行備案制後,項目要備案到哪級部門、補貼由誰發放等問題都沒有詳細規定。”
對此,林玉認為,在國家等待國家細分政策的同時,可以通過好的商業模式來減少市場阻力。
據新華網了解,當前電陽國際商業模式的核心為,“降成本、提收益、散風險、金融化”。
林玉解釋稱,“降成本”,主要方法是大規模採購、與業主方完全一體化等。“提收益”,主要是用網際網路技術。“散風險”,主要是引進保險、擔保、信用評級等多個主體。“金融化”,是將項目開發的前端、末端問題,由電陽國際整體協調解決,從而使項目成為比較規範的新能源投資産品,由此利用各種金融手段進行組合投資,打破資本與市場之間的鴻溝。
在這種思路下,該公司研製開發了“中國能源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就是通過大規模、大片區的新能源開發,先形成局部局域網,再逐步互聯互通。
據了解,根據這種思路,電陽國際已經在承德圍場縣、承德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襄陽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廣汽商貿系統,進行了能源網際網路産業化的試點。這四個項目總規模2G瓦,總投資140億元。由電陽國際負責平臺服務,與業內領先企業形成共同體,分三年開發完畢。在建設這些片區過程中,引進了最新的物聯網設備,在每個光伏板上安裝監控和優化組件,實現了光伏電站可測、可控、自動化。
林玉表示,預計到2016年底,電陽國際運作的大型片區,將達到50-100個,成為中國甚至全球新能源開發的重要力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