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國:讓頑石“説話”的洮硯“創客”
- 發佈時間:2015-07-06 10:03:1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07月06日 09:54:41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蘭州7月6日電(記者程楠 張文靜)“這方硯臺刻的是濟公、這是陶淵明、這是傳統的歲寒三友圖樣……”甘肅潤玉洮硯藝術研究院院長、中華傳統工藝名師李江平平日裏非常靦腆,頗有“石不能言最可人”的感覺,然而,一旦説起洮硯,這個“85後”的小夥子就立刻滔滔不絕起來。
洮硯産于中國西部的甘肅省,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洮硯的製作工藝從唐、宋時期開始,已傳承千餘年。為了讓“洮硯”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繼續散發光彩,李江平等洮硯製作者,用一雙巧手賦予硯臺以靈魂,讓一方方洮硯“開口説話”。
李江平出生在洮硯文化的根脈所在地——甘肅省卓尼縣洮硯鄉的一個洮硯製作世家,他的祖父李茂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洮硯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受祖父和父親的熏陶,從9歲起,李江平就開始接觸洮硯製作。11歲那年,李江平獨立雕刻的一方“枯木逢春”洮硯被一位蘭州的書畫家看中,當即以200元成交,這給了李江平極大的鼓勵,熱愛製作硯臺的他也暗下決心要以此為職業,繼承和發揚洮硯文化。
從15歲開始,李江平就進入社會,在甘肅省臨洮縣的一家洮硯廠從事雕刻工作,磨練製作技藝。2001年至2003年,他在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劉愛軍的藝術品研究所裏半工半讀,一邊做工養活自己,一邊向老師討教技藝。
“那時候我經濟拮據,沒有錢買工具、石料,”李江平説,“經常餓著肚子做洮硯,連早上吃大餅的錢都沒有。”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李江平説,經過10年洮硯學習、製作的磨礪,他的事業從2010年開始迎來騰飛。“這幾年,隨著我的洮硯製作水準不斷提高,作品也漸漸被認可,2014年作品銷售額突破了100萬元。”
隨著更多作品逐漸被市場接受,李江平並未迷失在“錢”途看漲的藝術品行業,而是另辟蹊徑創作了不少公益巨硯作品。他在2008和2009年分別自費創作並無償捐獻的兩塊紀念“5·12汶川地震”的巨硯分別被中央檔案館和四川博物院永久收藏。
為了專心研究、製作洮硯,在2011年,李江平發起成立了甘肅潤玉洮硯藝術研究院。目前,該研究院已有洮硯國家級傳承人、省級傳承人、中華傳統工藝大師等50多人,洮硯“創客”們終於有了自己的組織。
不同於過去洮硯製作父子相傳的封閉模式,自2005年起,李江平手把手地免費培訓了30多位洮硯雕刻製作藝人,他們中已有不少出師就業,成為新的洮硯“創客”。
年僅20歲的潤玉洮硯藝術研究院“00後”藝人馬學文告訴記者,他跟隨李江平學習洮硯製作技藝已有5年,最近打算出師去北京製作洮硯,迎接新的挑戰,“我從師父身上學到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希望以後自己能創作出更有新意的洮硯作品。”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