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眾籌建樁,化解電動車充電焦慮

  • 發佈時間:2015-07-06 07:29:5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充電樁數量少、佈局不合理,一直是困擾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攔路虎”。常州一家民營企業整合政府部門、公共場所資源,半年間建了1500個充電樁。這一模式能否迅速加以推廣?

  共用資源將成標配

  最近,常州運河五號創意街出現5個1米5高柱子形狀的“小傢夥”。這種充電樁,車主用微信掃描上面的二維碼,連接成功後即可充電,充滿後線上支付費用。

  便捷過程背後,呈現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充電樁落地,資本只是其中一環,更大的制約因素是場地。”在我省知名汽車銷售公司江蘇萬幫集團的總裁、常州星星充電董事長邵丹薇看來,過去場地産權方或物業方往往以各種理由阻攔設置,以至於有的車主購買了電動汽車、有停車位,就是建不了充電樁。而只賣車不解決充電難題,也體現不出企業的社會責任,同時影響新車銷售。經過市場調研,萬幫決定採用眾籌模式,推出類似“合夥人”計劃,由合作方提供場地,萬幫子公司星星充電負責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後期收益分成。

  該模式吸引了常州100余個公共區域的業主參與充電樁建設,包括酒店、購物中心、景區、機場、車站、社區、政府大院等。合作何以快速推進?“我們不單純看中後期收益,也被星星充電的專業背景和品牌效應所打動。”常州大型商業綜合體月星環球港將建設35個充電樁,其管理部門負責人王曉坦言,好比現在酒店、商場無線網路全覆蓋,以後充電樁也將是標配,利用購物休閒時間給電動汽車充電,以此吸引潛在顧客、形成差異優勢。據統計,常州已建充電樁20%佈局在酒店。

  增值服務挖掘商機

  “從實用和便利的角度看,充電樁應相對分散且由中心城區向城郊擴散,此前很多城市的充電樁建設集中、位置相對偏遠。”星星充電總經理蘇浩介紹,符合擁有5個以上自有停車位和富裕用電容量等條件的合作夥伴就可以提出申請,篩選後報規劃部門,最終確定建樁地點。由於採用通用技術標準,充電樁可滿足特斯拉及國內所有電動汽車的需求。

  星星充電承擔全部建設成本,是否有壓力?“充電樁是自主研製,每個容量7千瓦,設備成本5000元左右,工程建設費5000—10000元,省財政按照每千瓦800元補貼,我們只要承擔50%左右的費用。”蘇浩介紹,為了培育消費市場,常州所有充電樁今年全部免費使用。

  經物價部門核定,我省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是每千瓦時1.52元,按照充電樁佈局規模,3000—4000輛電動汽車使用才能盈利,而目前全市保有量不到2000輛。蘇浩告訴記者,充電樁只是一個載體,可藉此掌握很多資訊和數據,進而挖掘車輛維修保養、生活消費等商機。萬幫還將率先開設新能源汽車超市,實現汽車經銷和充電服務的無縫銜接。

  民資眾籌模式可推廣

  “合夥人”計劃推動了資本和資源有效對接,在業內人士看來,常州“眾籌建樁”模式的成功,表明向社會充分開放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的決策正確可行。

  按照電動汽車的使用習慣,充電樁佈局可分為目的地、居住地、工作地,除了眾籌建樁,還可以鼓勵居民、小區、單位“自建分享”。國務院副總理馬凱5月份在江蘇調研時充分肯定了常州模式,並透露今年全國將集中力量突破,核心圍繞兩點——比燃油顯著便宜、與加油一樣便利。以萬幫銷售的北汽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例,百公里使用成本僅為同規格燃油汽車的40%,4小時充滿電可續行200公里。

  省經信委的最新數據顯示,常州的充電樁目前佔全省總量的1∕3,新能源汽車推廣量居全省第二位,超過了預定目標。星星充電正謀劃將“眾籌模式”複製到蘇州、揚州、南京、南通、鹽城和省外的上海、蕪湖、武漢等地。可以預見,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會越做越大,“眾籌模式”將因地制宜演繹多個版本。本報記者 蔡煒 黃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