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一輪農村改革“三箭齊發”

  • 發佈時間:2015-07-06 05:48:5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億萬農民來説,2015年將成為不尋常的一年。從深化以土地流轉和確權登記頒證為重點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到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點擴容,再到以供銷社改革為核心的農村流通體系改革,新一輪農村改革“三箭齊發”、全面推進,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為農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土地流轉總體平穩有序

  土地流轉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點,也是億萬農民群眾關心的熱點。今年4月,農業部會同中央農辦、國土資源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監管和風險防範的意見》,提出建立上限控制、分級備案、審查審核、風險保障金和事中事後監管五項制度。

  “文件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工商資本有序進入農業,防範可能出現的非糧化、非農化問題,確保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産能力。”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張紅宇説,隨著文件精神的落實,目前,全國土地經營權流轉總體平穩有序,政策界限清晰明確,政府指導服務力度加大,市場決定作用增強;社會資本參與流轉的積極性仍在上升,理性選擇和規範操作意識增強。

  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土地流轉規範化程度提高,流轉合同簽訂率約佔三分之二;適度規模經營繼續發展,50畝以上的農戶達341萬戶,經營耕地面積超過3.5億畝,佔耕地家庭承包合同面積的四分之一;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持續發育,全國1324個縣(區、市)、1.73萬個鄉鎮設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流轉糾紛得到有效調處,2411個縣(區、市)設立了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調處土地流轉糾紛9.17萬件,佔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總量的36.1%。

  如果説土地流轉是規模經營的基礎,土地確權登記則是基礎的基礎。在去年山東、四川、安徽等3省整省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再選擇江蘇、江西、湖北等9省擴大整省試點,其他省份結合實際,擴大以縣為單位的整體試點。截至3月底,全國2065個縣(區、市)開展了試點,涉及1.5萬個鄉鎮、24萬個村,分別佔應開展縣、鄉、村的73%、42%、40%,已經完成實測耕地面積2.9億畝,確權面積2.2億畝。

  山東省高青縣因村施策,已經平穩完成700個村的確權登記頒證任務。在該縣常家鎮鄭廟村,記者見到了村民李友明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4.62畝承包地,分散在5個地塊,每個地塊的名稱、編碼、實測面積以及相鄰的地塊名稱、坐標位置標注得十分清晰。在鎮經管站備案的確權登記材料裏,不但有他簽字確認的戶主代表聲明書、確認書、公示無異議聲明書,還附帶了公示照片、戶主身份證與戶口本複印件等。

  記者了解到,土地確權登記做到了不增加農民負擔。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經費一律由各級財政承擔,不向農民收取任何費用。據介紹,農業部今年配合財政部制定了《中央財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中央財政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補助對象、方式、標準和期限。截至5月底,中央財政2015年專項補助經費45.8億元,已全部下撥到各省級財政。

  農村改革試驗區發揮示範效應

  去年11月,農業部等13部門聯合批復了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和試驗任務,確定北京市通州區等34個地區為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與河北省玉田縣等9個首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分別承擔14項改革試驗任務。目前,新形勢下的農村改革試驗區數量達到58個,試驗內容涵蓋了農村改革各主要領域。

  “農村改革試驗區是中央推進農村改革試點試驗的綜合平臺,為了集中力量,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體制機制等方面實現突破,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農業部政法司司長張天佐介紹,試驗區在探索試驗過程中,立足當地實際,不斷完善制度設計,一些領域的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些做法已經發揮了示範效應。

  在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方面,相關試驗區圍繞扶持農業農村發展,著力破解當前農村存在的融資難、擔保難、金融服務薄弱、金融總量不足、信用環境不佳等問題,金融服務“三農”的水準明顯增強。

  四川省成都市創新第三方蔬菜離地價格採集機制,探索了蔬菜價格指數保險這一創新型農險工具。該市龍泉驛區斑竹村的蔬菜大戶廖兵首批投保了蔬菜價格指數保險。廖兵説,此前的農業保險只補償自然災害損失,不保價格波動。成都市財政局、農委聯合推動了蔬菜價格指數保險試點,給每個蔬菜約定一個離地價格為保險價格,當實際離地價格低於保險價格時,視為事故發生,保險公司介入定損,給參保的菜農吃下了定心丸。

  在農村産權制度改革方面,相關試驗區積極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創造條件拓寬農民財産性收入渠道,多種形式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在建立産權交易市場、開展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化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安徽省定遠縣創新農田水利工程管護機制,成立了6個鄉鎮水利水産技術服務中心站,構建了以中心站水利員、村級水管員、用水協會會員為主體,以縣水利部門、鄉中心站、村水管員、農民及用水者協會等參與的四級基層水利便民服務體系。

  “三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信凱對多個試驗區進行了跟蹤調研。他告訴記者,要按照現代産權制度要求,從實際出發,進行農村集體産權改革。鼓勵從實際出發,探索發展股份合作的不同形式和途徑。對於經營性資産,重點是明晰集體産權歸屬,將資産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探索發展農民股份合作。對於非經營性資産,重點是探索集體統一運營管理的有效機制,更好地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提供公益性服務。

  農村流通改革搭上網際網路快車

  前不久,陜西省乾縣500萬公斤大蔥滯銷的事情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以前最高每公斤大蔥可以賣2元錢,現在賣一毛多錢都沒人要!”看著家裏成捆的大蔥,村民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引起了陜西省供銷社的重視,他們很快組織了40多輛“蔬菜直通車”開往當地。經過協商,供銷社最終以每公斤0.6元的價格收購了大蔥,並搭建起了大蔥臨時直銷店,同時通過網上銷售渠道,開展線上線下聯合銷售,很快物美價廉的大蔥就被一搶而空。

  流通環節連接社會生産和消費,流通效率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我國很多農村地區交通不便,流通困難成為制約農産品銷售的瓶頸。同時,農村流通領域提供社會化服務的經營主體普遍較分散,服務功能相對較弱,需要在農村培育一個成體系、有規模的經濟組織承擔職責。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今天,傳統的以超市、倉儲為主的線下流通方式已經不能夠完全適應市場需要。這些都意味著農村流通體系面臨巨大變革。

  國家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農村流通體系改革。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到要創新農産品流通方式,提出支援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這為我國農村流通體系改革指明瞭方向。今年4月,國務院公佈的《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提出,要加強供銷合作社農産品流通網路建設,創新流通方式,推進多種形式的産銷對接。順應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深刻變革的新趨勢,加快發展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形成網上交易、倉儲物流、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記者了解到,中華供銷合作總社擁有30多萬個綜合服務社、100多萬個經營服務網點,是我國農業流通領域的主力軍。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社長鄒天敬介紹,今年三季度內,供銷社將推出全國性電商平臺,把全系統的線下實體資源儘快整合起來,將網點的數量優勢轉變為網路的系統優勢。

  推動農村流通體系改革,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需要多部門共同努力。據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孔令羽介紹,商務部將會同財政部主動適應網際網路資訊化發展趨勢,推動電子商務新型模式在農村發展,利用網路重新構建升級版的“萬村千鄉”。同時,將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示範工作,2015年財政資金達到20億元,支援範圍擴大到中西部和東部,共涉及200個縣(區、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