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比科幻小説 更神奇”

  • 發佈時間:2015-07-04 01:30: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樂享悅讀

  儘管全世界此前出版的科普圖書已可謂汗牛充棟,但緣起于一本“具有強大想像力”的科幻小説,或曰由一本科幻小説“切入”的科普圖書的面世,卻不失為“開天闢地頭一回”。這本書,就是中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教授撰寫、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三體〉中的物理學》。

  復旦大學教授嚴鋒指出,《〈三體〉中的物理學》是“用前沿科學對‘三體’世界進行支撐,用燒腦理論對《三體》的意義進一步延伸”的科普讀物。這無疑是精當的評價。

  這本書屬於科學家寫科普,所以起點很高,而且它所傳播的是實實在在的科學,幾乎適合所有讀者的閱讀需求。它在述及“黑洞和黑域”“宇宙的生與死”“不確定的世界”“實在性,詭異的‘超距作用’和貝爾不等式”“智子和量子通信”“神奇的水滴”“物質的深層結構”“思想鋼印和自由意志”“三維人進入四維會發生什麼”“曲率驅動星際旅行”“二向箔、空間災變以及宇宙大爆炸”“龐家萊回歸和熵增”“引力波天線”“宇宙永生”“黑暗森林”等物理學和宇宙學問題時,都無不高屋建瓴,給予前沿科學的精彩解讀。不寧唯是,它還系統分析了《三體》中諸多“超級神器”在未來出現的可能性,從而為讀者“描繪了一幅現代物理學和宇宙學的宏偉圖景”。誠如《三體》的作者劉慈欣為《〈三體〉中的物理學》寫的序言所説:“《三體》系列中的科幻想像與真正的科學有很大距離……科幻文學無力承擔科學傳播的重任,因為科幻中的科學不是真正的科學”,但《三體》所引發出來的《〈三體〉中的物理學》則“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從量子力學到弦論,從多維空間到黑洞,從宇宙的誕生到最後的終結,甚至還從物理學的角度探討了自由意志的命題……幾乎涉及物理學和宇宙學前沿的所有方面”,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科學,“比科幻小説更神奇”,而“把現代科學的最新發現和理論向社會傳播,對文明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毫無疑義,這本緣起于科幻小説,由《三體》切入的科普讀物,既是《三體》出版以來與之有關的最重要的理論分析著作,也是國內第一部由科幻小説“切入”的科學傳播著作,在全球範圍內也絕無僅有。由這本書面世後迅即引發的又一波“科幻熱”,不難想見,它的出版,對科幻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這本書詮釋了《三體》中的物理學疑難問題,指出並訂正了一些物理設定的“硬傷”,從而有助於讀者順利地讀完《三體》,正確、深入地理解《三體》。眾所週知,“三體”是天體力學中的基本力學模型,用於研究三個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間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劉慈欣抓住了“三體”的特點,構思了一個“在半人馬座三星生活著的三體人及其三體文明”的科幻故事。在故事展開過程中,涉及各門各類科學與技術,尤以“用到的物理學的設定最多”。這些問題,成為不少讀者閱讀《三體》的“攔路虎”,極大地影響了讀者對《三體》內容的理解和吸收,而讀罷《〈三體〉中的物理學》,問題基本上都能夠得到解決。

  這本書固然是一本高科技、高水準、高起點的科普著作,但它卻並不“板起面孔説教”。例如在談到“龐家萊回歸和熵增”時,它不無詼諧地言道:“19世紀末,數學家兼物理學家龐家萊——就是那個在研究某類幾何問題上將著名數學家克萊因PK成神經衰弱的那位,也是後來與相對論擦肩而過的那位,在數學界有崇高無比的地位卻曾經擔任法國物理學會主席的那位,證明了如下定理(回歸定理)……”如此這般生動、活潑的語言,為《〈三體〉中的物理學》增添了趣味性、可讀性。

  唯其如此,對於讀過《三體》的讀者來説,閱讀《〈三體〉中的物理學》是不錯的選擇;對於沒有讀過《三體》的讀者來説,閱讀《〈三體〉中的物理學》也是不錯的選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