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症患兒網上獲捐648萬善款 赴美就醫引發質疑

  • 發佈時間:2015-07-03 07:14: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京4歲女童小柯得罕見病脊索瘤,通過網路求助,截至目前共獲得善款648.43萬元。但在募捐過程中,不斷有網友提出質疑:有房有車為何要求助?籌得鉅款後,為什麼不停止接受捐款?為什麼不公開捐款賬目?愛心捐款為什麼不交給第三方監管?

  6月初,一條求助資訊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求助資訊顯示:當事的南京小姑娘小柯從今年年初開始,就被發現經常嘔咳、喝水也會被嗆,最終小柯被查出疑似腦幹部位脊索瘤,據稱此病的兒童患病率為億分之二。由於部位特殊,在國內根本不具備手術條件,而到國外做這個手術,首期的費用是人民幣200萬起,大大超出了孩子家庭的承受能力。

  隨著這條消息在6月初的微信朋友圈裏不斷被轉發,愛心捐款也源源不斷地打入求助者柯江的賬戶。從5月21日至6月18日共收到善款646萬多元。

  按説得到如此鉅額的捐款,眾人應當為孩子可以得到很好的救治而稍稍放寬心了,但在為孩子祈禱的同時,卻不斷有質疑聲出現,甚至有捐款網友要求退捐。

  在漫天的質疑聲中,1日晚9點,小柯在父母、醫護人員陪同下,乘坐航班飛赴美國洛杉磯兒童醫院接受治療。

  質疑不期而至

  A 有房有車為何要求救?

  在許多人的理解裏,求助只能是走投無路後沒有辦法的“辦法”,但在此次捐款過程中,卻有網友提出,小柯父母柯江夫妻名下有一套房一輛車,雙方老人各有一套,還有一小套無産權房,這樣的經濟條件並非“絕境”,為何還要求助捐款?既然是女兒生了病,為什麼不賣了自家的房子?

  對此柯江曾回應,夫妻二人名下的房産正掛牌銷售,而女兒自身體出現不適至入院,截至5月20日共花費11萬多元,家庭積蓄已全部支出,其餘款項均為親戚資助,其中可醫保報銷的款項也在手續中。不過網友對此並不認可。

  B 為什麼一定要去國外治療?

  腦幹部位脊索瘤雖然罕見,但是否就真的罕見到一定要去國外治療?對此柯家人回應説,此前已帶孩子跑了北京腦科方面最著名的4家醫院,以及南京的多家醫院,同時還在北京的醫院做了開顱手術,但因為腫瘤位置特殊,醫生只取了腫瘤組織的一部分做活檢,並沒有將腫瘤整個取出。他們只得放棄國內醫院,並在朋友建議下轉向海外。

  但此後又有網友質疑,日本、德國也可以治療,並且費用低於美國,為何一定要去費用相對較高的美國呢?

  C 治療費用為何出入巨大?

  公眾捐款是愛心使然,最終讓他們質疑的是,為什麼善款一直處於不透明狀態。有網友爆出,小柯自5月20日入院以來,費用是34000元左右,其中床位費高達32000元,而其他零碎費用就幾千塊。

  7月1日,網路上出現了由柯江簽字的聲明書。該聲明中表示,截至目前,共獲得捐贈善款總額648.43萬元,並將委託兩位律師協助發佈孩子的治療進度、善款的使用等情況。聲明中還寫著:“會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記者了解到,1日中午,小柯已經離開此前就醫的南京明基醫院趕赴上海,當晚9點,小柯及其父母乘坐航班飛赴美國洛杉磯兒童醫院,隨行配備四名醫護人員。

  “監管”一波三折

  1 公益組織託管善款

  在質疑聲中,柯江與南京知名民間公益組織博愛之家南京愛心媽媽群簽訂了善款託管協議,試圖將善款管理和使用公開透明化。依據約定,柯江將所有善款轉入博愛之家對公賬戶,並按要求提前提供相關款項使用的説明及憑證,由博愛之家統一撥付。

  6月17日接受柯江的委託後,博愛之家南京愛心媽媽群根據託管協議,對善款明細整理並經柯江確認,從5月21日至6月17日共收到善款646萬多元。

  2 善款花費突起分歧

  博愛之家南京愛心媽媽群常務副會長“海岸”告訴記者,就在博愛之家志願者整理善款明細的過程中,柯江表示台灣林口長庚醫學中心對孩子進行的模擬手術取得成功,決定前往台灣就醫。可在6月18日打了31.91萬美元的保證金後,柯江6月19日又告知博愛之家,台灣方面單方面更改了治療方案,家長無法接受,決定繼續原先赴美求醫的計劃。此次打款,收款方需要扣除包括前期醫療診斷和包機預定取消的費用共計5.7萬美金,博愛之家無法接受5.7萬美元的善款如此花費。

  3 公益組織解除善款託管

  博愛之家日前發出了解除善款託管的聲明。聲明稱:由於在小柯赴臺治療事件中尚存在未厘清事項,無法做出有效解釋,同時,家長未能將名下善款從個人賬戶轉至博愛之家對公賬戶,且自行將款項撥付境外賬戶,致使博愛之家無法跟蹤該款項,從而無法盡到託管責任。因此決定解除與柯江達成的託管協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