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進入單身時代 仍然存在“婚姻鴻溝”

  • 發佈時間:2015-07-02 07:5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衝出來。”這句西方諺語流行多時,不過放在今天的美國,也許不再是無可辯駁的論斷。去年,美國成年人口中單身比例首次超過結婚人士。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對“衝進圍城”了無興致,而單身貴族則活得越來越精彩。婚姻真的過時了嗎?

  【我單身,我驕傲】

  卡琳·丹尼遜年屆不惑,依然“單著”。在她生活的大城市波士頓,“有大把大把的單身人士,單身真不算個事兒,我從沒感覺到必須結婚的壓力。”

  不過,在她26歲從明尼蘇達州移居波士頓那會兒,40歲還單身絕對算“非主流”,足以讓人側目。她還記得大學畢業後頭幾年,每年夏季都要參加同齡人的婚禮,二十齣頭就結婚生子再正常不過了。

  如今大勢已變。去年,美國成人中非婚姻狀態的人數首次超過已婚者;有3100萬人處於獨居狀態,約佔人口的七分之一,1950年這個數字是400萬,獨居者大多數集中在城市中心。

  這一年,近一半的新生兒由單身母親生育;同住一屋檐下、共同養育孩子卻沒結婚的伴侶比1950年的數字增加了兩倍;從沒結過婚的美國成年人佔人口總數20%,創歷史之最。

  這些數據可能會驚嚇到“老古董們”,但對新生代來説卻再正常不過了。皮尤調查中心的民調顯示,美國的“千禧一代”(1985年-1995年出生)中只有三成認為擁有幸福婚姻是“人生最重要事情之一”。1997年,皮尤的同一項調查中,“X一代”(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出生者)中有47%贊同此觀點,比例之低當時已經頗讓當時的保守人士震驚了。2010年,皮尤的調查還顯示,有40%的美國人竟表示“婚姻開始變得過時了”。

  紐約大學社會學家埃裏克·克萊嫩貝格認為,婚姻觀念的轉變意味著美國社會正經歷“60年來最重大的社會變革”。對這種變化,社會學家還沒來得及給它一個定義,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影響的不僅僅是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關係,還將對住房市場、醫療保健政策、育兒理念到教會發展等各個領域帶來衝擊。它同時也映射著現今美國社會觀念的多元、階層的分隔和社群結構的變化。

  【單身不孤單】

  1950年,78%的美國家庭以一對夫婦為中心;2011年,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顯示,這种家庭結構的代表比例已降為48%。2014年,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説明,16歲以上成年人中50.2%、共計1.246億的人為非婚狀態,而在1976年,該比例僅為37.4%。

  單身人口比例的增加,當然不能簡單理解為“不想結婚的人越來越多”,有一個重要因素必須考慮,就是美國人結婚的年齡比過去大大推遲了。1960年,女性初婚平均年齡為20歲,男性為22歲;到今天,初婚年齡已推至女27歲和男29歲。這就是説,固然未婚人數是增多了,但這些人不一定會保持單身到最後。

  推遲結婚的現象背後,蘊含著美國社會文化一個巨大的變化,尤其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而言,“晚一點結婚”帶來了一種新的人生階段,社會學家稱之為“萌芽中的成年期”或“延遲的青春期”。在這個階段,人們專注于發展事業和充實自我:他們會經常外出就餐,每天加班到很晚,建立一個親密的朋友圈,一起做各種活動。

  雖然有些社會學家也曾對此表達過憂慮,嫌棄今天的美國青年普遍不夠“成熟”,但也有一些學者指出,這個“不想長大”的成年人群體恰好彌補了當今社會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缺失,即社區文化的衰退。

  從丹佛、底特律到波士頓,有良好教育背景、經濟獨立的單身貴族們入住各工業城市中心的公寓,成為消費主力,加入各種體育俱樂部、文化機構、社區協作組織和志願者團隊,為重振城市中心的經濟信心和文化活力貢獻不少。

  “獨居的人並不想過孤獨的生活,於是他們花很多時間參加公眾生活,”克萊嫩貝格説。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貝拉·德保羅教授早就想破除美國社會的“結婚狂”迷信了,據她觀察,和傳統觀念相反,已婚人士整體而言並不比單身者更健康更幸福,而今天的社區中,單身者往往是最積極、最活躍的群體。這是因為,“人們結婚後,和朋友、親屬和社區鄰居的接觸就變少了”,即使已婚無孩的人士也是如此。

  她説,很多時候,單身人士會意識到自己沒有配偶也能享受生活,“人們過去覺得結婚之前的單身時間是一段原地踏步的歷程,實際並非如此,它是至關重要的經歷。”

  【單身有多種含義】

  在統計數據上,“單身”指的是非婚姻狀態。但在今天的美國,“單身”的具體含義卻有多種解釋。

  德保羅一個人住,而“非婚者平權組織”的主席莎拉·賴特和愛人同居多年,但一直沒結婚。“我不把自己稱為‘單身’,因為我不是,我是有伴侶的,”她説。

  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塔拉·都柏林在官方記錄上是“單身”,但她曾經結婚好多年。現在的她“沒結婚,沒有戀愛對象,沒有同居伴侶”,但當她把自己稱為“單身母親”時,身邊朋友都會表示異議,因為她前夫也分擔著撫養孩子的責任。

  休·賴恩在大眾眼裏更是個另類的“單身”:他和另兩個男人在紐約同居,並把這個三人組合稱之為“家庭”,最近一起買下一棟房子。

  丹尼遜對自己的描述是“大約算單身”,她有過多次戀情,有些維持了很長時間長,有些閃電式短暫,但她一直一個人住。

  35歲那年,丹尼遜開了一個部落格,開始只是為了擺脫失戀的痛苦,但它變成了一個女人的“單身日記”。部落格上的自我介紹這樣寫:“她在時髦公寓林立的社區裏租了一套房,她騎的是一輛藍翎牌的古董自行車,開的汽車是1991年産的。裝貓砂的盒子就放在她床邊。她連個梳妝檯都沒有。”她會寫下和婚戀網站上認識的對象約會的經歷,也寫寫自己的日常:騎車遠行,跑馬拉松,寒冬中如何讓穿著衝鋒衣的自己顯得性感,還有對小外甥的喜愛之情。

  她漸漸有了一個不算龐大、但忠誠的粉絲群,並和其中一些經常留言評論的本地女性讀者成為朋友。在戀愛經驗上,她們有很多共鳴。

  通過網際網路尋找約會對象這種感情生活模式,是當今時代的特徵之一。婚姻諮詢師洛麗·戈特利布説,網際網路幫助人們大大擴大了交友圈,但也會誤導人們産生“選擇很多”的錯覺:只要約會對象稍微有點不讓人滿意,人們會想:大不了再從其他幾千份檔案中再挑一個。

  “選擇即自由,自由即有選擇,這是非常美國式的理念,”戈特利布説,“但如果面臨太多選擇,真的會讓人無所適從。”

  她認為,維繫一段健康的情感關係關鍵在於學會妥協,但很多美國人頭腦裏從無“妥協”概念。

  丹尼遜也感覺到,如今人到40,“真的厭倦認識新人了”,但在約會模式習慣成自然後,她已經不知道“如何讓關係慢慢發展,達到我想要的狀態”。

  【美國的“婚姻鴻溝”】

  像丹尼遜這樣,受過高等教育、情感經歷和社交生活豐富的城市女性,常常被視為美國人新單身主義的理想代言人。她們沒結婚的根本理由是“不需要結婚”。就像著名美劇《慾望都市》中四個女主角,她們成熟、經濟獨立、感情生活豐富,雖然遇到好對象時也會有“恨嫁”之心,但總的來説一個完美丈夫對她們而言屬於錦上添花的東西,而非生活必需品。

  而很多像丹尼遜這樣的人,很可能最終仍會結婚,只是晚一些罷了。根據近期調查,84%的大學學歷女性預計最終還是會成家。“我們就是晚一點結婚,你終歸會結的,所以一切都沒問題。”

  但一些專家指出,這種判斷僅對於有高等教育背景、經濟富足的白人女性是成立的,而對經濟狀況較差、學歷不高的少數族裔女性來説,這種話僅僅是種安慰。

  住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希拉·阿裏亞斯聽到關於“半數以上美國成年人都是單身”的話題,反應是:“這挺讓人難過的,是吧?”對她而言,“單身生活”一點沒有精彩之處。

  阿裏亞斯29歲,有一個6歲女兒和一個3歲兒子。她和孩子的父親曾經同居,但從未結婚,現在已徹底分手。孩子爸爸是非法移民,所以阿裏亞斯擁有對兩個孩子的完全監護權,但對於一個僅高中畢業、沒有穩定工作的單身母親來説,照看兩個孩子的負擔十分沉重。在失去一份翻譯的工作後,她不得不搬進父親的房子。雖然她最近找到了新的工作,經濟上依然捉襟見肘。

  阿裏亞斯的故事很典型。過去十年中,美國同居並養育孩子的“非婚家庭”增加了10倍,其中大部分屬於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而且他們的同居關係往往沒有已婚夫婦穩定持久。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與公共關係學教授安德魯·徹林指出,念過大學的人結婚會晚些,但最終更多人會結婚,而且往往等結婚後才要孩子,然而美國的年輕成年人一半以上僅有高中學歷而非大學學歷。據皮尤調查中心的數據,2012年,年齡在35歲至39歲之間、擁有學士學位者的群體中,81%都有過婚姻經歷,這個比例和2000年相比幾乎沒變。而同一年齡段中,學歷低於大學者結過婚的比例為73%,比2000年下降了9個百分點。

  造成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是受教育程度和經濟狀況密切相關。沒大學文憑的人,就業機會和獲取穩定經濟來源的渠道相對少得多,很多人因此“結不起婚”。調查發現,很多低收入女性意識到,嫁給一個學歷不高的男人對建立穩定家庭關係並無好處,反而有壞處。

  這就造成一道“婚姻鴻溝”:收入較高的人會等到擁有更高的教育水準、事業更成功的時候再結婚,對象也往往是事業上較為成功的人士,因此關係也更穩固:大學學歷以上的人群離婚率為25%,而大學以下學歷者離婚率將近50%。這樣的夫婦養出的孩子也會擁有更多的教育和財政資本。

  徹林説:“在美國,我們有兩套完全不同的家庭體系。”(沈敏)(新華社特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