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婦自尋短見給哪門子救助金?

  • 發佈時間:2015-07-02 02:31:5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來論

  6月16日早晨,58歲的蔣玉玲被發現在派出所院內自縊身亡。6月29日,河南省禹州市公安局通報稱,初步調查排除他殺;此前,因兒子閆智勇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刑拘,蔣玉玲被家人送到派出所,連續數日吃住在派出所,要求釋放其子。蔣玉玲家屬表示獲得一筆救助金,數額不便透露,因事情已經解決,不再接受採訪。

  按照警方説法,對農婦蔣玉玲之死派出所沒有任何責任。既無責,政府為何要支付“一筆救助金”?財政資金只能滿足公共用途,撫恤貧困或其他困難家庭,亦應有法律或政策支援。如果就因為農婦在派出所內自縊,就支付“救助金”,豈不是花得不明不白。

  可以想見,出現這類事情後,地方政府出錢無非出自兩種原因:一是官方有責任,要拿錢擺平。二是官方什麼過錯都沒有,但為免於當事人糾纏,花錢買個消停。如果是官方存在過錯,或公職人員職務行為造成公民人身傷害,依法應由政府給予一定的賠償。然而現實中,地方政府為息事寧人而花“大頭錢”的情況,並不少見。以高額賠償或“救助”,換取對方免究政府部門或官員責任的情況,也常有。

  禹州市這起農婦自縊事件,如果確如官方所稱,派出所無任何過錯,“救助金”既不合理,更不合法。按理説,上級或當地人大應追究政府部門濫用權力、濫花財政資金的責任。而問題也正在於此——濫賠付的問題,似乎從來就沒有責任一説。主要問題是,不知道誰在為財政資金、公共利益負責。納稅人對濫用稅款行為最為不滿,但納稅人的話語權又是最弱的。

  問題是,這樣一筆“救助金”,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對農婦的死,派出所負有一定責任,為了遮掩而拿錢擺平。如果原本沒有責任,因為支付“救助金”而蒙受輿論質疑之冤,官方的公信意識之輕,也是個問題。

  我認為,即便是農婦到派出所無理取鬧,或是家人強送其到派出所“撈人”,導致了農婦尋短見,派出所甚至公安局、鎮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鬧派出所、以吃住在派出所的方式相要挾,已經涉嫌妨礙公務、擾亂國家機關秩序。當地政府、公安機關當時就應依法處理這件事。而某些人所以信奉“一鬧就靈”,鬧大了就有人重視、賠付、救助,一個原因是地方官員善於息事寧人,一個原因是稅款好花,沒人心疼。

  □馬滌明(職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