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寬頻通信網路

  • 發佈時間:2015-06-30 06:20:3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受國務院委託,6月29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就資訊化建設及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工作,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報告情況。

  “我國資訊化發展取得了長足進展,各領域資訊化水準全面提升。”苗圩介紹説,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成為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目前,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寬頻通信網路。到2015年3月,長途光纜線路長度接近93萬公里,光纖接入到戶/辦公室(FTTH/O)端口達到1.86億個,全國93.5%的行政村開通寬頻,行動通訊基站達353.9萬個,固定電話、固定寬頻、行動電話、網際網路網民數分別達到2.5億、2億、12.9億、6.5億。

  在此基礎上,我國製造業等經濟各領域資訊化全面推進,成為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動力。資訊通信技術在工業研發設計、生産流程、企業管理、物流配送等關鍵環節的應用不斷深化,裝備、化工、鋼鐵等重點行業資訊化開始步入整合應用新階段。一批網際網路和通信設備製造企業進入國際第一陣營,全球網際網路企業市值前10強、前30強中,中國企業分別佔4家、8家。

  苗圩表示,資訊網路基礎設施戰略地位日益凸顯,我國正組織實施“寬頻中國”專項行動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城市建設,加速向無線、移動、寬頻、泛在的下一代國家網路基礎設施演進。苗圩説,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超前佈局,推動網路長期演進和技術升級,為兩化深度融合提供堅實支撐;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城鄉、服務便捷、高速通暢、技術先進的寬頻網路基礎設施;不斷加強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4G)網路建設的同時,加快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研發和標準化,開展商用試點。

  報告還提到,借力“兩化融合”,電子政務應用進一步深化,成為推動行政管理創新和改進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資訊網路成為重要的文化傳播和數字媒體新興平臺;教育資訊化快速推進,對引領教育變革、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人口就業、食品藥品監管等重要民生領域,資訊化應用蓬勃發展;智慧城市建設持續推進;國家網路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苗圩認為,儘管我國兩化深度融合發展已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但仍面臨一系列突出問題,包括政策支援力度和投入明顯不足,基礎設施仍不能滿足兩化深度融合的需要,寬頻網路速率相對國際先進水準差距較大;資訊通信技術和産業支撐能力薄弱,標準和智慧財産權缺失、關鍵器件依賴進口、整合服務能力差、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準不高,數據共用安全隱患問題突出,數據跨區域跨部門的應用、保護和開放缺少統一規定,等等。

  “資訊通信技術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創新最活躍、交叉最密集、滲透性最強。”苗圩認為,“推動兩化深度融合,今後的重點是圍繞落實《中國製造2025》,加緊制定“1+X”實施方案和規劃體系,組織實施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慧製造、工業強基等重大工程,努力在若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