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日三起連環恐襲:不能讓遇害者的鮮血白流

  • 發佈時間:2015-06-27 14: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26日,法國、突尼西亞、科威特三國相繼發生恐襲血案,造成6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傷。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宣佈對發生在突尼西亞和科威特的兩起襲擊事件負責,而法國的恐襲案背後也隱現極端恐怖組織的影子。

  連環恐襲事件,從歐洲到北非,再到海灣地區,橫跨三大洲,在令人感到震驚、悲痛和憤怒的同時,也再次給世界敲響警鐘,凸顯當前國際反恐所面臨的嚴峻形勢。

  很明顯,法突科三國發生的恐襲事件,是恐怖主義在挑戰國際社會的反恐決心。恐怖分子所襲擊的目標全部是毫無任何防範的普通平民,其手段也極其殘忍,斬首、槍擊、自殺性爆炸,這些都是恐怖襲擊的典型特徵。恐怖組織通過實施暴行,展示自身力量、打擊社會和經濟穩定、挑動和激化教派矛盾。值得注意的是,三起恐襲事件發生的地點雖然相距遙遠,但在同一天內接連發生,顯然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媒體報道似乎也印證了這一看法:就在幾天前,“伊斯蘭國”曾號召其支援者在穆斯林的齋月在世界各地發動襲擊。

  這次連環恐襲案,不能不讓人很快聯想到今年初在法國和突尼西亞曾發生過的兩起同樣震驚世界的恐襲案。1月初法國《沙爾利週刊》恐怖襲擊案的槍聲猶在耳邊,3月份突尼西亞巴爾杜博物館遭遇恐襲造成23名遊客死亡的悲痛尚令人難以忘懷。自上次恐怖襲擊以來,法突兩國政府對恐怖主義的警惕性已大為加強。比如法國就採取了將整個巴黎大區警戒級別提至最高、動員1萬名軍人保護法國全境敏感地點等措施,突尼西亞則宣佈全國總動員,強力打擊恐怖組織。但令人遺憾的是,種種措施卻未能防住恐怖主義分子的突襲。

  更令人擔憂的是,高壓反恐之下,恐襲威脅卻不乏升級跡象。法國伊澤爾省的襲擊案中,一名男子被斬首,這是法國本土首次出現這種案例;突尼西亞蘇塞酒店襲擊案,初步統計已有28人死亡,已超過巴爾杜博物館血案的遇難人數。

  透視以上幾起恐襲事件,人們不難發現,隨著恐怖主義形態呈網路化、碎片化,團夥規模小型化,給各國反恐帶來新的難題和挑戰。首先,突發的恐怖襲擊行動往往具有不可預知性,特別是“獨狼式”的襲擊令人防不勝防。其次,恐怖主義組織已越來越成熟,既能利用地區亂局迅速壯大,又能嫺熟地利用網路等現代化手段蠱惑人心,煽動性日益增強。第三,恐怖主義的觸角已越伸越長,不僅一些傳統觀念認為的戰亂、貧困國家容易遭受恐怖主義侵害,就連以往被認為相對安全的國家也難以避免。

  恐怖主義氾濫原因有很多,但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是西方社會的自身問題。《沙爾利週刊》襲擊案之後,新華國際客戶端在法國深入調查發現,案犯庫阿希兄弟淪為恐怖分子的案例,折射出法國教育和就業狀況亟待改善、社會階層流動僵化等社會問題。一位法國歷史老師在接受採訪時就大聲疾呼,要讓年輕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否則極端思想就容易趁虛而入。二是一些西方國家在國際反恐合作中的霸權主義和雙重標準問題。埃及、俄羅斯等多國國際問題專家均曾指出,美國的反恐戰略有始無終、拖延了反恐時機,同時具有以反恐名義干預地區局勢的功利性,都是反恐屢屢陷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加強國際合作,以綜合手段應對恐襲主義威脅已是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在打擊極端恐怖組織的同時,更要加快改善社會發展、構建更加公平正義的國際社會秩序。只有切實改善反恐的生態系統,才不會讓遇害者們的鮮血白流。(記者韓冰 應強,編輯辛儉強,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