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千萬別報××專業”多屬跟風調侃

  • 發佈時間:2015-06-27 02:31:08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隨著各地高考分數線出爐,被稱作高考填志願另類指南的“千萬別報體”,在網上再度興起:“千萬別報中文,因為四年大學白上了”“千萬別報法學,別幻想何以琛,張益達倒是一大堆”……其中間雜著“學××悔青腸子”的感慨。網友總結的坑爹專業合集中包括了金融、會計、土木、醫學、法學、新聞、中文、電腦、英語、化學等等,理由不外乎難就業/苦加班/沒妹子/被鄙視。對此公眾怎麼看?本期“京報調查”(新京報與清研智庫聯合推出)就此展開調查。

  ■ 旁邊評論

  千萬別信“千萬別報”

  每到填報志願季,“千萬別報××專業”的良心帖就會被回鍋爆炒,大家都在勸學弟學妹們莫步自個後塵:學醫的嫌醫生這行太苦太累,學法的勸人息了何以琛夢,學電腦的説“出來程式猿,單身三十年”……似乎各行各業都有太多塊壘要澆。

  都説“現在流的汗和淚,都是當年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把教訓講與他人聽是好事。可問題是:社會上果真有無可挑剔的專業、職業?中槍專業幾乎囊括了三百六十行,還讓他們怎麼選?所以,就像“京報調查”中很多人認同的,對這些勸告宜謹慎聽取。

  毋庸置疑,當吐槽本行業成為集體動作,這裡面確實反映出某些問題:如人們職業滿意度的普遍匱乏,高等教育中職業規劃教育缺失等。但牢騷太盛防腸斷,理性的職業認知,本就包括了必要的包容度。源於此,那些高考生不妨也聽聽我的“良心勸告”:千萬別信“千萬別報”,從心所願就好。

  新京報評論員 佘宗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