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史學研究者眼中的國際援華醫療隊:激情燃燒的歲月

  • 發佈時間:2015-06-26 10: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抗戰勝利70週年)(雄關漫道·戰火仁心——國際援華醫療隊在貴陽系列報道之二)激情燃燒的歲月——史學研究者眼中的國際援華醫療隊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張攀): “記者:我想問一下,前面那塊碑當時是因為什麼緣由立的呢?工作人員:黑色的那塊嗎?記者:對,對,就是有雕塑的那個。工作人員:不太清楚。好像是四年前吧,好像是……。”

  如今的圖雲關,樹木蔥蘢,鳥語花香,已成為遊人如織的森林公園。可那段發生在密林中的故事,卻已少有人知。上述提到的雕像是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紀念碑,在不遠處分別豎立著“國際援華醫療隊”紀念碑和英國女醫生高田宜的墓碑。

  今年84歲的彭鴻書是土生土長的貴陽人,每到圖雲關,他都要到紀念碑前憑吊一下,也會與身邊的人反覆講述國際援華醫療隊在圖雲關的故事。回憶年輕時的自己,彭鴻書説他經常到貴陽市中心的百貨公司門口,聽老人們天南地北地“侃大山”,在那裏,他第一次聽到了國際援華醫療隊,“都是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沒事兒了就在貴陽噴水池旁百貨公司的門口擺龍門陣,就是講故事。我就到他們當中去聽他們講,當時聽到國際援華醫療隊的名字還很陌生,我就問他們,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他們就講,但是説得並不全面,東一點兒,西一點兒,這都是好多年以前了,現在我問的那些人已經都不在世了。”

  自此,有心的彭鴻書開始蒐集關於國際援華醫療隊的歷史,並陸續發表文章《“黔南首關”圖雲關拾遺》和《圖雲關國際援華醫療一件軼事》。他覺得自己有義務要讓貴陽人,甚至全國的人知道,在貴陽的圖雲關曾經有一批外國醫生與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為抗戰勝利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除了像彭鴻書這樣的民間“史學家”以外,近年來,貴州省官方也開始著手研究檔案歷史資料,還原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這其中就有貴州省文史館原副館長史繼忠。2004年,史繼忠系統整理和研究了國際援華醫療隊的相關歷史資料。研究過程中,他本人也被國際援華醫療隊無私的奉獻精神所感動,“大家知道在外國,醫生最吃香,也是最富裕的職業之一。但是他們在中國的工資,最高的嚴裴德工資300塊錢一個月,一般的大概是150塊錢左右。在戰地服務,(條件非常艱苦),他們要越過(日軍)封鎖線,翻山越嶺,有車就搭貨車,搭軍車,搭煤車,沒有車他們就騎馬,就步行。

  在史繼忠看來,每一個國際援華醫療隊的成員都是白求恩式的國際主義戰士,他們跨越文化與國境的障礙,在缺醫少藥的年代,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踐行著救死扶傷的崇高使命,“當時的醫療器械很少,他們就用竹子、木頭製作手術臺、夾板、擔架。在這樣艱苦的情況下,他們在中國不計報酬,不計個人安危,忘我地在中國工作,整整六七年,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

  保加利亞醫生甘揚道的妻子,作為護士與國際援華醫療隊共事多年的張蓀芬在《我在中國紅十字會的回憶》一文中寫道:“我們商討如何改善醫院的工作條件,建議利用竹子多的條件……沒有很多時候,一排排寬敞簡陋的竹房集納起來了。一頭是一大間明亮的手術室,手術臺何其他設備都是用竹子做的。我們用紗布擋起了墻壁和門窗,創造了起碼的消毒條件,可以進行小手術。”

  前人的探索為後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礎。2005年,年輕的戴斌武到四川大學攻讀中國近現代史博士學位,他把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的歷史研究和還原作為了自己的論文課題,並暗下決心,要把研究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和國際援華醫療隊歷史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不僅僅是一個國內的組織,而且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它沒有地域之分,沒有階級之分,沒有黨派之分,它與國際接軌,又是反法西斯戰爭國際陣營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作為一個史學愛好者來説,有責任,也有義務把這件事情做好,做紮實。”

  搞史學研究最大的困難就是資料的收集。由於年代久遠,很多原始檔案的文字缺失嚴重,較真的戴斌武就拿著放大鏡一個字、一個字地辨認,反覆核對。另外,歷史檔案資料分佈零散,他就從貴陽跑北京,再從北京跑南京,幾乎把全國的歷史資料檔案館查了個遍。在戴斌武看來,做史學研究不是寫回憶錄,客觀和理性的態度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人的尊重,“對於援華隊到底有多少人,史學界沒有一個統一的説法,當時在圖雲關的碑上面有21個人,這個肯定和事實是有出入的。有的説是20個人,有的説是26個人,有的説是30個人,所以我要從檔案裏一個個地翻。通過史實梳理,我證實了有34個人,通過進一步研究我們覺得是38個人。史學研究就是通過不斷地收集資料,不斷地完善,不斷地達到客觀公正。”

  戴斌武至今還記得他的導師和他説過,選擇歷史研究,就是選擇了一條人煙稀少的孤獨之路。可他覺得,在對國際援華醫療隊這段歷史的發掘中,他獲得了太多的力量和勇氣,這條路他走得踏實而堅定,“你看這個救護總隊裏面的一些人物,像林可勝,救護總隊隊長;像周美玉,(護理學專家);像北大醫學院、協和醫學院、襄陽醫院的很多學生,像一些華僑,他們放棄了非常優厚的家庭條件,投身到抗日戰爭的戰地救護中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愛國,救死扶傷,人道,奉獻,堅持。像我們這些出生於和平時代的史學工作者,更有責任有義務把先人們的豐功偉績用文字記錄下來,還歷史一個真實。”

  目前,貴陽市計劃在圖雲關的紅十字會救護總隊舊址上創建中國紅十字救護總隊研究基地,戴斌武希望,到時能把貴陽市檔案館、貴州省檔案館、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以及散佈在全國各地的關於國際援華醫療隊的檔案收集起來,整理成冊後公開出版,“還有這個研究裏有很多領域還是一片空白,這些國際醫護人員散佈在世界各地,這些人的生活狀態怎麼樣,工作情況怎麼樣,子女怎麼樣,都值得我們去(關注)。”

  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一文中寫道,“我將輕輕嘆息,敘述這一切。許多許多年以後:林子裏有兩條路,我,選擇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條,它改變了我的一生。”謹獻給那些曾經滿懷理想、熾愛的國際援華醫療隊隊員們,以及為還原這段不朽的歷史而奮鬥的彭鴻書、戴斌武和史繼忠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