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政府醫療隊的“援尼往事”

  • 發佈時間:2015-05-29 07:4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尹曉宇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9日,中國政府首支赴尼泊爾醫療隊隊員回到成都。從4月26日晚集結緊急出發,這支醫療隊在尼泊爾重災區杜立克工作了整整13天。13天裏,醫療隊共救治傷員694人、實施手術284台次,發放藥品468份,消毒11萬平方米,採集水樣107份……

  尼泊爾方面讚嘆:中國政府醫療隊是到的最早、合作最好、貢獻最大的醫療隊。

   日夜兼程 高效救援

  首支中國政府醫療隊有58名隊員,以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四川)為基礎。不少隊員參加過汶川、玉樹、蘆山地震的救援,是中國唯一一支能夠在海拔3500米安營紮寨、海拔4000米高原緊急施救的醫療隊伍。

  醫療隊到達時正是黃金救援時間,一部分隊員赴醫療點救治診療,其餘隊員進行帳篷醫院的搭建和設備的安裝。由於杜立克是山區,12.3萬噸的救援物資全靠人力一點點卸下來運到山坡上,沒有開闊的平地,帳篷就順著坡勢搭建。

  搭建忙到傍晚,大家就靠沙琪瑪、礦泉水頂了一天。看到當地傷員住在普通塑膠布搭起的帳篷裏,隊員們將原本自己住的帳篷給傷員搭成了病房。

  雖然這支醫療隊是首次出國救援,效率卻極高。從出發到實施救助不到24小時,到達當天便救助了83名傷員。28日,中國政府醫療隊正式開診,當天又收治了168名傷員。

  任勞任怨 救死扶傷

  在帳篷醫院,曾霞、朱小鳳、馬黎被大家稱作“三朵金花”。

  作為物資總管的曾霞是對講機裏被呼叫最多的一位,這是隊員們對她的信任。第一次隨隊出征的“80後”朱小鳳是醫療隊裏唯一的婦産科醫生。18歲的尼泊爾準媽媽珊莉剛到帳篷醫院時,總是愁眉緊鎖,朱小鳳便常常去安慰她,給她講解孕期知識。地震傷員的血管很不好找,隊員馬黎卻次次“一針見血”,尼泊爾的醫療同行給她取了個尼泊爾名字Gita,意思是“勇敢”。

  由於外傷傷員多,拍攝X光片的任務非常重。丁少夔是唯一的放射隊員,來到尼泊爾7天,“吃”了近450次射線,是他日常工作5年的輻射量。隊員們給他檢測了一次血,發現白細胞明顯在降低。為了讓丁少夔少“吃”點兒射線,隊員們主動請纓,臨時學習放射檢查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