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縮減“兼職博導”,大學要有骨氣不“媚官”

  • 發佈時間:2015-06-26 02:31:1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家之言

  大學去行政化已成改革趨勢的背景下,大學不應消極等待來自上層的改革,也應該有自己的品格和骨氣,堅守學術本位,停止以“博導”等頭銜與一些官員進行資源置換,以學術注水向一些官員獻媚。

  據報道,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公佈改革方案稱,人大將嚴控包括官員、企業家在內在職博士生的錄取比例,並縮減了包含省部級官員在內的兼職博導人數。

  對於為何要嚴控、縮減那些具有“官員”身份的“在職博士、兼職博導”,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吳曉求的相關解釋,無疑顯得有些委婉、含蓄,如“在職博士生,對學科發展、文獻豐富做得貢獻非常小”,“有些人就是官很大,沒有著作和像樣論文”。言下之意就是,這些所謂的“在職博士、兼職博導”,許多原本就是並不具備相應學術水準和能力。

  “注水”嚴重的“在職博士、兼職博導”,對其進行嚴控縮減,當然非常必要。但問題是,僅靠諸如“控制在10%以下”之類措施,是否就足以避免不合格“在職博士、兼職博導”氾濫?

  很明顯,長期以來,在我國許多高校,之所以會大量滋生名不副實的,尤其是以“官員”甚至高官為主體的“在職博士、兼職博導”,實際上有著十分深厚的土壤。比如,在“政事不分、政學不分”體制背景下,衍生的官員與高校之間的“權學交易”。此前不少高校教育人士也曾指出,相當數量已經獲得和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的黨政幹部,大都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的職權,動用公款,在職混取研究生文憑和學位,這在社會上已是公開的秘密。

  而從官員角度來看,許多官員之所以熱衷於“在職博士、兼職博導”這樣的頭銜,除了因為他們擁有“利用自己地位和手中職權”的便利,另一個重要土壤環境還在於,在“文憑至上、學歷崇拜”的官員考核評價體制下,他們也需要這樣做。

  問題在於,大學去行政化已成改革趨勢的背景下,大學何以自處?顯然,大學不應消極等待來自上層的改革,也應該有自己的品格和骨氣。大學也堅守學術本位,停止以“博導”等頭銜與一些官員進行資源置換,以學術注水而向一些學術一般的官員獻媚。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人大這麼做值得肯定,也值得其他大學借鑒。

  □張貴峰(職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