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生只為那份愛

  • 發佈時間:2015-06-26 01:31:3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我國小麥第一生産大省河南,五月無疑是最激動人心的。從冰雪霜凍中走來的小麥,從狂風暴雨中走來的小麥,衝破各種病蟲侵襲一路成長的小麥,將熟未熟,莖稈和葉片雖然依舊青澀,但麥穗一如圓潤的紡錘,已然微微泛黃,一枝枝一排排齊刷刷直指天空,或在風中搖曳。一陣微風吹過,無垠麥田頓時漾起萬頃碧波。

  小麥專家茹振鋼戴一頂白色草帽,草帽下面是他黝黑粗糙的面龐。他俯身在這碧波之上,一手扶著麥稈,一手小心翼翼地捋著麥葉,嘴裏還不住讚道:“好,太好了!美,實在太美了!”

  “我一天也離不開她”

  初識茹振鋼,人們無法把眼前這個黝黑粗糙如農人的人與教授對上號;深識,更無法想像他內心澎湃的激情與他對小麥的千般憐愛。他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詞語與情感,都用在青的麥苗、黃的麥穗身上,並日夜為她守望,為她生,為她死。

  30多年,30多個春夏秋冬,豫北黃河故道新鄉縣朗公廟鄉毛莊村400多位村民一次又一次地目睹了教授與小麥之戀。見記者現場採訪,他們打趣道:“茹教授和小麥可有感情了。”“茹教授對小麥的感情快趕上對原老師了。”“還深呢!”

  原老師是茹振鋼的夫人原連莊,最初因為茹振鋼癡迷小麥,自然抱怨:“你乾脆跟小麥過去吧!”時間一久,也便習慣了,更重要的是因為她也是一位科研人員,新鄉農科院搞大白菜育種的研究員。她實在忍不住再要抱怨的時候,這句話就變成了:“小麥是我情敵。你跟小麥過吧,我去找我的大白菜啦。”故意把尾音挑得老高,一腔抱怨遂化作俏皮的理解與支援。

  小麥之戀無疑是艱辛的。每年10月,從播種開始,茹振鋼都會一趟又一趟地到田間觀察苗情;到了白雪皚皚的冬天,他害怕麥苗凍著;萬物復蘇的春天,他害怕病蟲害侵襲麥苗;五六月間,小麥終於長高了,結實了,讓他操心的東西反而更多了,麥穗大不大,籽粒飽不飽,瘦了咋回事?麥穗大了,他擔心莖稈能承受嗎?會不會倒伏?越是極端氣溫的時候,越是觀察麥子最好的時機。每年夏天30多攝氏度的午後和冬天零下十來攝氏度的晚上,茹振鋼都要去麥田看小麥。他説:“小麥就像你的孩子,天冷的晚上你想去看看他有沒有挨凍,天熱了你想問問他渴不渴、熱不熱”……小麥收穫後,又要脫粒、化驗、分析、選優。這一弄,就到了春節。前些年,春節期間,他還有難得的幾天清閒。這幾年,為了加速育種進程,他建了人工氣候室、智慧溫室等科研設施,一年365天都有小麥不間斷地在裏面生長,就恨不得把365天后面再加個0了。春節的幾天清閒自然跑得無影無蹤。即便這一切都不需要,茹振鋼也願意跑到試驗田裏發半天呆,換得一身輕鬆和內心的慰藉。

  但茹振鋼説他從來沒覺得苦,他感到的只有輕鬆、愉悅,甚至激動和興奮。他常給他的學生説:“去地裏看麥子是最幸福的事兒,你看那葉子、那麥穗、那根莖,它都在跟你聊天啊。它不舒服了你心疼,它長壯了你高興。”“你想,你每天都在培育一個又一個新的生命,目睹這些生命從孕育到成長的過程,那是何等的激動人心啊!”“麥稈光亮”、“穗大粒多”、“根系強壯”這些原本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專業術語,從他嘴裏説出來便也成了發自內心的讚美,仿佛一絕世美人立於眼前。

  “他的‘愛人’靚瞎眼”

  河南盛産小麥,也盛産小麥育種專家,全國大部分小麥新品種都出自他們之手。僅茹振鋼一人,就培育出量産新品種十幾個,其中的“矮抗58”種植面積已累計3億多畝,增産效益260多億元。這個品種獲得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被譽為“近三十年我國小麥育種取得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記者不止一次地參加過這些育种家們的活動,每當這樣的場合,就有人對茹振鋼打趣:“他的‘愛人’靚瞎眼啊!”茹便報以嘿嘿一笑。

  在河南育種圈裏,茹振鋼對他“愛人”的溺愛早已不算秘密,諸如“曼妙的身姿”、“奇異的組合”之類詞語,就不止一次地恣意張揚在他的詩篇中。有時,他還會用口哨為她吹出一曲又一曲輕快的歌。無論在實驗室裏,還是在遼闊無垠的大田裏。在小麥麵前,他就是一個充滿浪漫情懷的理想主義詩人。的確,他有一百條理由為他的“愛人”自豪!

  茹振鋼對小麥高産穩産廣適優質新品種選育的觀點和方法,就是這種理想主義情懷的産物。突破了小麥高産與倒伏、矮稈與早衰、高産與品質等方面一系列技術難題,培育出矮抗58、百農62、百農64、百農160等高産小麥新品種。尤其是矮抗58,具有高産穩産、抗倒、抗凍、抗病、耐旱等突出優點, 2009年以來一直是全國主導品種,被譽為“黃淮第一麥”。

  他系統研究小麥生態育種、形態構型、品質形成規律等,創新了高産穩産廣適優質小麥新品種培育技術,運用一種根系性狀與地上植株性狀系統選擇的新方法——即利用 “根系觀察箱+根系觀察墻+根系觀察走廊”對小麥雜種後代生長動態逐代逐級觀察評定小麥根系時空動態變化,選擇出了優良品係。提出了高産小麥“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産量結構三要素均數平衡選擇法。這些理論創新、技術突破和育種平臺的構建,將對世界種業産生革命性的影響。

  近年來,他又向小麥育種界的世界難題——雜交小麥發起衝鋒。創育出BNS型小麥雄性不育係,培育出雜交小麥強優勢組合。他創新的小麥生理育種技術實現了小麥高光效生理育種的新突破,構建的雜交小麥育種新體系,在我國最大的小麥主産區——黃淮麥區實現了雜交小麥研發的新突破。

  茹振鋼培育出了一個又一個光彩靚麗的小麥新品種,一個又一個小麥新品種也成就了茹振鋼。他因此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莊巧生小麥傑出貢獻獎等在內的一系列大獎,先後主持或參加國家863、973、科技支撐計劃和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十幾項研究項目。“小麥就是我的幸運女神!”戲言中,茹振鋼滿含感恩。

  無言的表白

  “小時候,家裏兄弟姐妹多,常常吃不飽飯,所以我選擇學農。讓土地生金,讓人民豐衣足食,成了我最大理想。”1958年共和國困難時期出生於豫北沁陽農村的茹振鋼,對小麥的最初表白,就是這樣弱弱的。

  1981年,茹振鋼從偉大的中牟農校畢業——他也像馬雲説起“偉大的杭師”一樣,把清華、北大踩在腳下。人生三大幸事——上學遇到好老師、工作遇到好領導、結婚遇到好伴侶——全被他遇上了。當時育種界赫赫有名、培育出小麥優良品種百農3217、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的百泉農專教授黃光正看中了他。茹振鋼來到百泉農專,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科技學院,成了黃教授的助手,走進小麥育種行列。30年,黃教授走了,百泉農專改名了,茹振鋼對小麥的癡情與熾熱,卻愈發濃烈!

  如果説當年學農是為了吃飽飯,讓人民吃飽飯;那麼,現在的茹振鋼癡情科研,則是為了擠掉洋品牌,發展民族種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一粒種子能夠改變世界。誰擁有優良的品種,誰就有話語權。擠掉洋品牌,讓中國人種上自己當家作主的小麥品種,走到哪都有説不出的自豪感!”茹振鋼從對育種工作的興趣演變到深深愛上了這項事業。

  為了那份愛,茹振鋼每天都幹在試驗田、吃在試驗田、住在試驗田。為了確保科研數據的完整和準確,幾十畝的實驗小麥,他一株株地手工脫粒,風裏雨裏,一幹就是個把月,抬頭滿臉土,低頭兩腳泥。新鄉縣毛莊村有兩千多畝土地,村民非常配合茹振鋼的科研育種。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每當茹振鋼有新品種,都要在那裏做大田實驗。他每年也都要多次到那裏指導。從學校到毛莊,茹振鋼騎自行車需要在半路吃頓飯才能趕到。到了毛莊,一身大汗顧不上擦,就一頭撲進麥田,晚上還要給鄉親們上課,手把手地教鄉親們如何善待他們的小麥。鄉親們説茹教授一如他們毛莊的“女婿”,茹振鋼説毛莊成就了他的人生。

  為了那份愛,無論小麥剛入土的秋冬季節,還是熱浪滾滾的麥收之際,田野裏總會有他的身影,厚厚的筆電記錄著不同地區小麥的生態環境,記錄著各地主要小麥品種的生物特點及生産水準。剛開始的十來年,全靠擠公共汽車和自己的一雙腳板。那時,鄉村公共汽車不僅少,還總也不準點。害怕誤車,他常常連飯都不敢吃,只能帶一包變蛋上車。“變蛋保存時間長,不易變質,什麼時候餓了就什麼時候吃。”茹振鋼至今還為自己的這一“發現”而自豪。茹振鋼説他有“三件寶”不離身,一個裝有工具和資料的挎包,一個軍用水壺,再一個就是這變蛋。

  為了那份愛,他創建了“學科+團隊+基地+公司+農戶”的科技創新推廣體系,打破了一省一地先試推再擴展的傳統模式,推廣速度提高8—10倍。

  他的妻子原連莊説,遇到好的品種和育種材料,茹振鋼常常會高興得像孩子一樣。一次,他偶然發現一個適合做研究的母本,興奮地跑回家告訴原連莊,就像考試得了滿分的小學生一樣。“我正在做飯,我走到哪他就跟到哪,一直給我講,興奮得控制不住。”

  作為享譽全國的百農系列小麥育种家,茹振鋼培育的小麥品種産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贏得了廣大農民的尊敬與愛戴。1996年,瀕臨黃河故道的長垣、封丘、延津等地因種植“百農小麥”富裕起來的農民看到茹振鋼還騎一輛破自行車奔波在田間地頭,自發集資給他買了一輛桑塔納轎車,誰知他扭頭就轉送給了學校;2005年,因代理矮抗58小麥良種而發財的一家代理商,向他捐贈一輛價值40余萬元的豐田皇冠轎車,他又立馬轉送學校。

  名也浮雲,利也浮雲,一生只為那份愛!愛到無言,地老天荒。這就是茹振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