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讓機器人走進生活
- 發佈時間:2015-06-25 05:29:24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李丹超
電話那頭,浙大科技園輔導員李琳嗓音高亢:“我們這有家企業,今年5月份去日本、美國參加機器人比賽,其中一次拿了冠軍。7月份還要參加RobotCup機器人世界盃比賽呢!”
李琳口中的這家企業叫杭州南江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9月底成立。不滿周歲的新公司,為何會有如此搶眼的表現?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支團隊?他們的産品又如何讓人驚艷?記者決定一探究竟。
初試身手就奪冠
在浙江大學玉泉校區的永謙劇場,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一群大學男生圍成足球場的造型。這不是在表演節目,而是在觀摩一場足球比賽,參賽選手的是一群機器人。方方的腦袋、波點的頭飾,類似圓柱體的身材,每個還搭配了不同的表情。就是這群身高不足20釐米的小型足球機器人,在前不久的日本機器人公開賽中坐上了冠軍寶座。
“拿到冠軍並不稀奇。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實驗室已經連續兩年拿到了機器人世界盃比賽的冠軍,這次以我們‘南江機器人’的名義出征,僅僅是一次練手。”在“南江機器人”總裁謝宇看來,浙江大學在機器人的研發上擁有十多年的積累、極具創新意識,這是兩家合作的先決條件。
在成立之初,“南江機器人”就看上了浙大機器人研究實驗室。“看著大學生們自發地、充滿熱情地訓練備戰到淩晨,自己編程並完成零部件的維修、加工,很感動。”謝宇介紹,小型足球機器人需要事先編好程式,在比賽中,機器人通過場地上空的攝像頭,自動識別自己在其中的關係進行自主運作,不允許人為干涉。
看過電影《超能陸戰隊》的人一定記得,主人公小宏通過對機器人編程,可以讓機器人在比賽過程中自主決定應對方法。換種説法,比賽中的小型足球機器人完全利用自己的智慧踢比賽,包括任意球、假動作的戰術,挑射、彈射、反射等反應。浙江大學小型足球機器人愛好者毛翊超説,從錄影機採集資訊到機器人做出反應,整個過程耗時僅16毫秒。
年輕人的奇思妙想給了機器人新鮮的思維。謝宇介紹,今年“南江機器人”將舉辦杭州高中區的比賽,提供免費的小型足球機器人,讓中學生們去設計策略、學習編程,這是一種集競技、娛樂、教育與一體的機器人創意。如果讓機器人出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從科幻片走到現實
亞馬遜的倉庫,是全世界使用機器人最多的地方,1.5萬個機器人同時工作。機器人在亞馬遜做什麼?回想一下你見到過的傳統物流倉庫,拿著訂單,工人們拉著推車在偌大的倉庫裏尋找等待搬運的貨物。西方的高人力成本,讓移動機器人有了用武之地:輸入貨物名稱,機器人就可以按照預先設定的方位找到貨物位置。
這是一款融合地圖構建、自主定位、視覺導航、鐳射導航等多項技術的智慧機器人。機器人不再是只會做迴圈往復運動的機械臂了,它已經從自動工作裝置中延伸開來。謝宇説:“事實上真正對人有幫助的機器人是我們在科幻電影裏看見的人形、非人形的機器人,它具備智慧。”
智慧化生産,早成為全世界的共識。智慧製造、大數據分析、3D列印……這些新概念的製造過程,正在消解傳統製造業的困境。當下風靡的工業4.0概念,看重的就是智慧機器人不可估量的未來。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工業組織研究所資深科學家托比亞斯·史托林對工業4.0的預期是,保證核心行業每年有1.7%的國內生産總值的增長。
在“南江機器人”的一處辦公室,記者看到了一款和亞馬遜機器人員工功能相似的産品:高46釐米,承重100公斤,橙白相間的顏色,看上去像一個放大版的電飯煲。在美國的那場分揀機器人比賽中,因為堅持用自己的産品配件,這款智慧移動機器人獲得了第五名。“和這款産品略有不同的是,比賽時我們還使用了自己生産的機械臂。這款産品最難的就是讓機器人能準確找到物體,對物體進行識別,用不同的力道抓取物體。”謝宇説,美國之行更像是一次學術交流,50多家科研機構來切磋較量,讓他看到了更多機器人領域的新動態新思考。
除了生産的智慧化,人機交互等帶來的生活智慧化也飛快走進尋常情境中。一個人操作電腦,兩個人擺弄著機械零部件,從記者走進“南江機器人”辦公區開始,三個學生模樣的人始終圍著一堆奇特造型的鋼材指指點點。一問才知道,原來這三個人是“南江機器人”的研發人員,眼前的是正在調試階段的新産品智慧服務機器人,專門用在酒店等商業環境中,承擔的角色和前臺服務員差不多。
“這是我們現在的兩款核心産品。智慧移動機器人,不需要在環境中增加任何的輔助,在任何一個環節都能自主移動,遇到人或者障礙物自主避障;智慧服務機器人,可以和人智慧交互,通過語音可對話,通過感測器知道在和誰對話。”謝宇説,“‘南江機器人’成立之初就把研發的目標放在了智慧機器人上,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一個物體具備智慧就可以認為是一個機器人。”
人機交互的中國優勢
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人機交互組研究負責人顧嘉唯曾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網際網路發展,用戶體驗和人機交互這一塊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説都是新的,中國的年輕人在交互這一塊發展勢頭很好,走在很前面。”這番話和謝宇的感受一樣,傳統機器人國內外差距大,但在智慧機器人領域,中國也率先嗅到了苗頭。
“賦予機器人視覺和聽覺,讓它看得懂聽得懂這個世界;讓它會説話,會和人進行交互,還能對相關的行為動作進行控制、調度、運動和規劃。而除了這些實物,我們還做了一個平臺性的産品,我們希望最終讓萬物互聯。”謝宇介紹,平臺要做的是收集語音數據、圖像數據、視頻數據,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使得這些能力和數據之間發生聯繫和互通。通過功能的實現和人工作的結合,使得人的大腦能力越來越強,也就使機器人能力越來越強,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這給了谷歌、百度這些搜索公司一個天然富礦,積累的大數據幫助他們在某些領域獲得突破。像百度,就在出行工具的人機交互嘗試中取得了不少成績。這兩天,顧嘉唯在朋友圈曬出深圳創客周的情況,機器人創業、物聯網入口、智慧晶片、人機交互等,他稱之為邂逅未來。
未來總是讓人充滿想像。看過電影《變形金剛》、《駭客帝國》,人們總是會疑惑:有一天機器人會不會超越人類?人們會因為機器人的普及而失業嗎?
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謝宇笑了。電腦專業出身的他,對機器人有種天生的迷戀。他説:“機器人幾乎是所有男生喜歡的東西,但它一定會是幫助人類發展的。我覺得機器人對人的影響主要有兩個:通過機器人的外部輔助,使人具備更強的能力;通過人工智慧注入到冰冷的鋼鐵中,讓機器人像人一樣思考和探索世界。”
與其恐懼,不如因勢利導。“從目前來看,機器人産業還是可控的,按人們事先的設定在發展。它的發展面非常廣,不是某一個公司、研究機構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它需要一個世界性的擁抱和鼓勵。就算有一些勞動力的替代,人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是不會變的。而這部分過剩的勞動力可以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從事更有挑戰性的工作,推動人的進一步發展。”
機器人(300024) 詳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