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業20年“緊箍咒”解除

  • 發佈時間:2015-06-25 03:29:53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孫奇茹

  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借鑒國際經驗,刪除了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這宣告“存貸比”作為銀行信貸投放額度監管工具的20年曆史即將終結。

  業內分析認為,這將直接增強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能力,釋放一定的信貸空間,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再也不用“衝時點”了

  “終於要松一口氣啦,估計以後不用逢季末、年末就著急忙慌,到處求同學求親友拉存款了。”看到取消存貸比強制限制的消息,某股份制銀行員工李君(化名)如釋重負。

  “張總,幫忙衝個數唄,對公對私存款都要,朋友一場,幫個忙呀。”“表弟啊,你不是有個好哥們兒辦企業的嗎,讓他往我們這兒存點錢吧,下月1號上午馬上轉走都行。”過去,由於懸在頭上的存貸比考核任務,每到季末、年中和年末,李君都會打上幾十個這樣的電話,這被業內稱為“衝時點”。

  去年9月,銀監會出臺政策,規定銀行不得設立時點性存款規模考評指標。然而,由於存貸比考核仍未取消,銀行的隱性“緊箍咒”依舊沒有解除。

  “如果存款基數不夠大,銀行貸款額度也會相應減少,所以臨近季末、年末,一些銀行不得不高息攬儲或者攤派攬儲任務。”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

  “眼下存貸比的存在,已經成了利率市場化的阻礙。”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説。“存貸比是銀行業面臨的重大行政性約束。” 國金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也提出。在多位業內專家看來,廢除存貸比強制限制恰逢其時,銀行員工和銀行所背負的存貸比壓力,是時候放下了。

  預計可釋放萬億級信貸資金

  存貸比,也稱“貸存比”,是指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最早在1994年中國人民銀行對部分股份制銀行推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試點時提出,其原意是為抑制信貸盲目擴張和保持銀行的流動性水準。1995年,該指標作為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的四大指標之一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此後,存貸比不得超過75%便被作為監管指標,由銀監會負責執行,一直至今。

  多位經濟學家分析認為,在經濟下行之際,保留存貸比的必要性下降,部分金融機構存貸比放開,可以通過寬信貸助力穩增長、對衝經濟下行壓力。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就提出,一方面,存貸比監管對金融機構規模合理的信貸投放構成極大的挑戰,不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另一方面,存貸比考核製造了非標等影子銀行業務,放大了金融風險,導致資金利率季末衝高。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分析稱,如果存貸比不再作為監管考核指標,那麼預計至少可以釋放數萬億元信貸資金。

  不過,由於存貸比指標計算複雜,每家商業銀行的情況不同,因此,很難具體預估到底能釋放多少資金。

  小微企業和消費者將受惠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存貸比為65.67%,遠低於此前銀監會規定的存貸比“紅線”75%。但事實上,有不少城商行以及部分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存貸比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75%這一監管水準。

  “根據我們的統計,上市銀行中有10家銀行的存貸比超過70%,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的存貸比更是短期突破75%。”融360金融搜索平臺創始人葉大清説。

  在他看來,取消存貸比限制,對於吸儲能力相對大型銀行要弱的中小銀行會是更明顯的利好。由於這些中小銀行的貸款業務中,涉及小微信貸、消費信貸的比率高於大銀行,相對應,小微企業貸款、消費貸款額度也將隨著存貸比限制取消得到一定釋放,小微企業和消費者將受惠。

  取消存貸比限制,貸款是否會無序增加、涌入那些並不缺錢的領域呢?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取消存貸比,並不意味著銀行的流動性不受約束。而是存貸比將不作為硬性的法定監管指標,而有望下降為較為親和的監測指標。“硬性指標沒有了,但監管部門可以根據銀行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流動性監控,為銀行量身定制自己的考核體系。”郭田勇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