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業的“緊箍咒”松了

  • 發佈時間:2015-06-25 01:36:09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晨報訊(記者 姜樊)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刪除了此前存貸比不得超過75%的規定,並將該指標從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該草案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所謂存貸比,顧名思義是銀行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之間的比例,一直是中國銀行業用於防範銀行過度放貸的監管硬指標。此前在《商業銀行法》中明確要求,各家銀行的這一比例不得超過75%紅線。這被銀行業看作是“緊箍咒”。

  實際上,去年7月份銀監會就曾對銀行存貸比進行調整,扣除了支小再貸款、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等所對應的貸款。而此次取消銀行存貸比,國務院也表示,這有利於完善金融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擴大“三農”、小微企業等貸款的能力。

  “存貸比取消是順理成章的。”華泰證券分析顯示,當年為應對流動性風險,存貸比應運而生。如今,流動性覆蓋率等更為完備的流動性指標引入,存貸比對於銀行資産端運作限制性愈發明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慶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現在銀行業的創新速度很快,不僅出現眾多新産品,也有很多新成立的銀行。“這些銀行可能在吸儲方面十分薄弱,如果還採用此前一刀切的方式管理,就顯得並不合理了。”

  不過,吳慶進一步説道,存貸比從監管指標變為監測指標,並不意味著監管不復存在,也不意味著銀行可以隨意貸款。“流動性管理本來就應該是銀行自己的事情,取消75%紅線只是讓銀行自主空間增大,但如果監管層監測到銀行出現了不合理的偏離,還會對銀行流動性管理進行干預。”

  實際上,除了存貸比,約束銀行資産擴張的指標還有信貸額度、資本充足率、合意貸款等。

  此外,業界普遍認為,取消75%存貸比的紅線,並不會讓銀行業貸款資金膨脹起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從去年至今各家銀行存貸比來看,普遍在65%以下,較75%的紅線相去甚遠。而由於經濟下行壓力仍在,銀行有效貸款需求不足,銀行業存貸比因此不會高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