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亞行警示東亞債券市場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6-25 00:29:5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亞洲開發銀行最新一期的《亞洲債券監測》指出,全球對希臘債務危機懸而未決和美國利率可能上調的擔憂日益加劇,導致東亞新興債券市場出現動蕩。

  報告指出,東亞新興國家在擴大債市規模方面進步顯著,但是全球風險有可能增加缺乏流通性的市場所面臨的壓力。對美國利率上調的預期會使美元進一步走強,從而不利於外幣債券發行人,並增加了用本幣償還現有美元外債的成本。在美元表現強勁的情況下,境外投資者對多數東亞新興經濟體仍保持樂觀。與去年同期相比,該地區外匯發行量較低,累積了大量未償外幣債務,截至4月底已達到8580億美元。

  美國和歐元區債券收益率上升、油價反彈等因素,對所有東亞新興經濟體的10年期債券收益率(隨需求增加而下降)構成了壓力。據統計,2015年3月至6月第一週,印度尼西亞(印尼)10年期債券收益率最高,上升了145個基點,上漲原因是燃料補貼改革後的通脹預期增強。其他10年期債券收益大幅增長的經濟體包括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分別上升了42、37和34個基點。

  此外,2015年3月至6月第一週,該地區絕大多數貨幣兌美元匯率下跌。泰國和印尼貨幣貶值幅度最大,分別下跌了4.8%和2.5%。

  亞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認為:“該地區債市流動性較低,會進一步加劇資金外流的影響,導致價格波動更加劇烈。應採取提高金融市場效率和透明度的政策,同時結合適當的審慎監管措施,這些舉措將幫助強化各國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

  儘管存在上述風險,2015年第一季度東亞新興國家的本幣市場規模仍在擴大,由上一季度的8.2萬億美元增至8.3萬億美元。2015年第一季度的債券發行量為9240億美元。同期,東亞新興國家的本幣債券市場佔國內生産總值的57.7%,大體與上一季度的57.6%持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