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競爭力評價説起
- 發佈時間:2015-06-24 03:29:22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秦詩立
5月中旬,中國社科院發佈2015年度《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寧波、杭州兩市競爭力評價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分列第21、22位,嘉興、紹興、溫州三市進入全國50強。
近年來,城市競爭力評價日益受到政府、媒體、智庫等高度關注。對本級政府而言,城市競爭力評價研究不僅已成為評價城市發展現狀與潛力大小、增強宣傳行銷説服力的重要參考,也成為城市針對性彌補短板、做強優勢,來實現對標桿城市追趕的重要參考。對上級政府和智庫而言,還可通過城市競爭力評價研究,分析提出國家或地區發展的特徵、態勢與規律,助力政府科學、精準決策。
同時,經過多年探索完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在競爭力評價因子選擇與權重賦予、競爭力評價體系建構與自洽性驗證、樣本採集與統計方法選用等方面,已有顯著改進。
但需看到,目前城市、縣域競爭力評價,方法論上都是作為獨立單元來考察的,評價的是其作為獨立單元時的競爭力。對應,其競爭力評價,與目標對象所處城市群或都市區情況並不相關,儘管城市間的競合已日益緊密、深入。
實際上,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一體化水準較高地區,城市競爭力的大小,已不僅體現在自身産業、金融、人才、宜居、創新等能力的大小,或改善大小、進步快慢,而更多體現在其與所處城市群、都市區的開放化、合作化、互補化程度上。
對應,在“地球是平的”時代,城市競爭力大小,將日益取決於自身獨特優勢,即功能優勢的強弱,及其對所處城市群、都市區,乃至國家、洲際、全球的輻射力大小上,而不是自身競爭力、綜合競爭力的強弱。例如,倫敦的功能優勢在於作為全球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迪拜的功能優勢在於作為中東自由港及形成的購物中心。杭州作為中國電子商務中心、深圳作為中國科創中心,日益發揮出獨特魅力。
特別是,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廣泛深入,可無限打破時空限制的“網際網路+”正成為經濟發展、社會轉型的重要推力。新一代通訊技術、網際網路金融、大數據分析與雲計算應用等的創新發展、廣泛拓展,無疑將使地球更為平坦。高速資訊網、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多式聯運樞紐、資訊處理樞紐等的建設與運營,將使資訊流、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等的快捷集散、整合、配置成為現實。對應,各城市發展需更加注重培育並充分發揮出最有基礎與潛力的功能優勢,而不是綜合競爭力的提升,不僅成為可能,更顯必要、必須。
當然,這也需充分考慮世情、國情、省情等實際。畢竟,城市處於各自所處行政區劃單元內,行政區利益約束不僅在中國、浙江存在,在全球各地也都存在。對應,基於本土利益約束,區域、城市間資源要素無障礙化流動、政策體制無縫隙化對接也有個逐步實現的過程。
更應看到,無障礙一體化已成大勢所趨。目前,大多數國家都在大力實施自貿區戰略,以增強跨國一體化。而環杭州灣、溫臺沿海、金衢麗三大産業帶,及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義烏四大都市區戰略的實施,正加快省域一體化進程。
為此,新時期浙江各級政府需更加注重和支援産業、要素的跨市充分流動,及所需體制機制創新、互聯互通設施健全、開放合作平臺建構;全省各城市需更加注重功能優勢的精心選擇、聚力培育與充分發揮,更加注重城市間功能優勢的科學分工、有機互補,而不宜再追求城市競爭力的“大而全”、“小而全”。尤其是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義烏等中心城市,需高度注重與上海、新加坡、倫敦等全球標桿城市的功能優勢對接合作與有機互補,以更好大幅提升自身競合實力與水準;注重與周邊縣域的分工錯位,以更好積極形成“總部服務+基地生産”功能優勢新格局;注重特色小鎮培育建設及其功能優勢共用,以更好成為新興産業新載體。
唯如此,新時期浙江及各城市,方可更好實現彎道跨越,更好“走在前列”。
(作者單位:省發展規劃研究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