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連口岸率先實現四部門“大三互”

  • 發佈時間:2015-06-23 15:32:0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夏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17日,大連口岸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啟動儀式在大窯灣“三互”聯合監管場所舉行。大連海關、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遼寧省公安邊防總隊、遼寧海事局與大連市政府現場簽署了《大連口岸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合作備忘錄》,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四部門聯動的“三互”大通關。

  打破“海關商檢”合作框架

  創新四部門聯動

  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是國家口岸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此次以落實國家“三互”改革為主要內容的合作備忘錄的簽署,不僅是大連口岸推進大通關建設的新起點,也跨出了“海關商檢”合作的框架,在國內範圍內率先實現了四部門聯動推動“大三互”的實質性運作。

  據了解,《大連口岸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合作備忘錄》簽署後,大連海關等四家部門將就支援大連市落實“三互”、推動對外開放開展全方位合作,主要包括:協同推進“單一窗口”建設,推動實現資訊互換;構建通關一體化管理格局,推動實現監管互認;建立健全口岸聯合防控機制,推動實現執法互助;提高監管資源使用效能,推動實現資源共用;推動提高大連對外開放水準;加強統計監測預警和進出口商品品質分析,為地方政府提供資訊服務等。同時,大連市人民政府將從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保障機制入手,發揮好牽頭作用,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支援力度,加強資訊化建設,完善口岸聯防聯控及應急處置協作機制,加強反走私綜合治理,支援口岸單位開展落實“三互”,不斷優化大連口岸環境。

  此次大通關協作不但涵蓋了此前關檢合作著力推動的“三互”試點、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等成果,更在此基礎上打破了以往各口岸單位各自為陣的局限,由地方政府發揮牽頭作用,以促進口岸通關便利化為共同目標,通過建立跨部門、跨地區的通關協作機制,極大推進了國務院提出的口岸單位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三互”進程。如4個口岸部門共用海關“FS6000”(集裝箱快速檢測系統)場地,共用共用機檢設備,不但節省口岸土地資源,也大幅提高了效率,減少了企業通關和進出港時間;同時整合海關、商檢查驗場地,開展共同查驗,並進行驗核封志合作,整個通關過程關檢只驗核一次海運封志,實現高度的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有效降低通關企業成本。

  “串聯”變“並聯”企業大獲利

  這種新型合作機制的建立,使大連口岸管理資源和通關流程實現了更高層次的優化整合,口岸管理由“串聯”作業變為“並聯”作業,通關手續進一步簡化,通關成本進一步降低,企業切實得到了更多實惠。

  大連港集裝箱發展有限公司生産調度指揮中心副經理呂徵算了一筆賬,“三互”新通關模式下,關檢聯合查驗、核封可為進出口企業省去一次集裝箱搬移費用,加上拖車、燃油費等,每個集裝箱可節省費用近400元。以2015年5月大窯灣口岸需核查原産地封志屬法檢貨物的700多個集裝箱凍品和水果為例,每月累計可為相關企業節省直接成本近30萬元。“‘並聯’操作在節約了時間的同時,也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呂徵説,“這將進一步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增強港口的吸引力,企業客戶受益了,我們大連港集裝箱量的增長也就不用愁了。”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尤君認為,此次涉及口岸多個單位的“三互”合作將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利好,也是大連口岸為東北腹地經貿發展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