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家之外“三個家”

  • 發佈時間:2015-06-23 02:32:4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琭璐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的北更鄉,群山環抱,入夏后的桑樹被雨水洗刷得油綠油綠。車小心翼翼地在正在翻修中的縣級公路上行駛,到達塘太村下加那屯已是晌午時分,一位頭髮花白的精乾女性出現在記者面前——藍紹會,這樣一位普通的“小女人”,20多年如一日,在廣西偏僻的山村裏書寫著助人為樂的“大文章”,先後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全國首屆“孝老愛親人物”,榮登“中國好人榜”等榮譽。尤其在當地被傳為佳話的,是藍紹會用愛用心用情去照顧經營好“三個家”的事跡。

  “創業之家”

  “大姐,我知道你是好人,以後我家裏的事就由你幫忙照顧了。”幾年前的一天,村民曠小勤拿著一瓶農藥突然跪在藍紹會面前。原來,曠小勤的丈夫遭遇車禍,長期的醫療費對他們家來講是不可承受的壓力,走投無路之下,她想到了死。只是,她還放心不下年幼的兒女和癱瘓的丈夫。

  “只要有勇氣,就會有辦法!”藍紹會搶下曠小勤手中的農藥瓶。她為曠小勤擔保,貸來了兩萬元。“拿1500元買頭牛,再買6頭豬仔,還可以買一台機器搞搞加工,剩下的錢交孩子的學費和丈夫平時的醫藥費還有生活費,這筆錢一定要用好。”藍紹會不只幫曠小勤貸了款,還教她怎麼支配這些錢。在藍紹會看來,幫助村裏的婦女貸款,不單是幫她們渡過難關,更重要的是幫助她們尋找致富門路。曠小勤在她的幫助下,貸款後的4個月6頭豬就出欄了,兩年後還清了貸款,現在還從瓦房搬進了兩層小樓。

  2010年6月1日至5日,北更鄉遭受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暴雨引發的洪水把整個鄉鎮圍睏了5天5夜。恰在此時,村裏13戶申請的小額擔保貸款的還款期限到了。由於洪災肆虐,部分農戶家裏損失慘重,一時拿不出足夠的資金償還貸款。作為貸款擔保人的藍紹會毅然拿出自己的錢,在道路受阻的情況下,不顧個人安危翻山越嶺走了3天的小路,趕到鄰鄉古蓬鎮農行營業點為婦女貸款戶按時還上了32萬元的小額貸款。

  1990年,壯族姑娘藍紹會嫁到地處大石山區深處的北更鄉塘太村。當時,這裡的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僅為200多元。不甘貧困的藍紹會坐不住了:“既然石頭地裏打不出糧食,種樹總能長葉子吧?”藍紹會自學技術,憑藉著信用社發放的2000元貸款,種桑養蠶獲得了成功,並當選為婦代會主任。為幫助村裏的姐妹們致富,藍紹會教她們技術,幫她們申請貸款。20年過去了,藍紹會帶領當地婦女組建的塘太村婦女養蠶協會已發展到1000多人,每年總收入約2000萬元,成為群眾眼中的創業之家。

  “留守兒童之家”

  每個週六,是塘太村“兒童家園”園長藍紹會最忙碌的一天,因為這天前來玩耍的孩子最多。有一年,一位外出打工的媽媽得知孩子溺水身亡趕回家,看到永遠也醒不過來的孩子,母親呼喊著:“孩子你睜開眼,媽媽再也不走了!”那一刻,同是母親的藍紹會下定決心給留守兒童一個課堂之外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成為他們溫暖的家。

  “兒童家園”一成立,便成為村裏留守兒童放學後和週末最喜歡去的地方,藍紹會成為40多名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

  “愛心媽媽”不止藍紹會一人,村裏的很多婦女都定期過來幫忙,給孩子們做飯洗衣服。村裏還出現了“愛心爺爺”“愛心奶奶”“愛心爸爸”,都成為“兒童家園”關愛留守兒童的力量。“兒童家園”的出現讓孩子們放學後有了新的去處,也為村裏留守老人減輕了壓力。60歲的蒙啟興告訴記者,“兒童家園”成為孩子們另外一個家,孩子們在這裡家長很放心。

  “兒童家園”活動室裏有各種玩具,還配備了部分兒童圖書和電子琴等,同時聘請了一些在職和退休的老師作為志願者,定期為孩子們上課。藍紹會負責給孩子培訓舞蹈,她的丈夫則負責教書法。蒙啟興説:“像我這種沒有什麼特長的也能幫忙打掃衛生,中午給孩子們做飯。”

  從2012年開始,廣西自治區政府設立專項資金,扶持各地創辦“兒童家園”。目前,廣西國家級、自治區級示範性兒童家園已有113家。廣西自治區婦聯副主席田維説,“兒童家園”從人文環境和硬體環境兩方面為兒童營造了和諧溫馨的氛圍,同時吸納了廣大社會愛心人士、社會工作者積極參與兒童服務管理。

  “五保老人之家”

  2005年9月,塘太村8位孤寡老人搬進了村裏新建成的“五保村”,可村委會卻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來照顧這些老人。時任村婦代會主任藍紹會毫不猶豫地攬下了這件“麻煩事”,到村裏面新建成的“五保村”照顧老人。

  當時“五保村”剛建立,設施不夠完善。為了讓老人們住得舒服些,藍紹會自己出資購買了沙發、電視機等,還從家里拉來兩車柴火給老人燒火取暖。“五保村”由於地勢高,常常缺水,藍紹會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到100米外的地方給老人挑水。

  在“五保村”,簇新的被褥、衣櫃、蚊帳等生活用品全部由民政部門統一配給,屋內有電視機、風扇、沙發,灶間有高壓鍋、炒菜鍋、大口鍋。“現在給老人燒洗澡水、做飯還是要用柴草,我一有空就上山砍好了放在這裡。”藍紹會指著墻角的一大堆柴草。“現在條件比10年前好多了,有自來水,還有蓄水池,我不用爬坡路到外面挑水了,能騰出更多的時間。”

  藍紹會向記者談起3年前照顧一對雙目失明、癱瘓在床上的老人的情景,回憶為那位老人吸痰、擦身這些細節,“我照顧了他25天,可他最終還是走了。”藍紹會的眼睛濕潤了,“我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了,“五保村”的老人就是我的父母。”

  藍紹會身邊90多歲高齡的藍英傑老奶奶動情地談起往事,“那年,我在縣醫院開刀,她守著我整整21天,同病房的人全都以為她是我的家人,我昏睡了11天才醒過來。唉,真是難為她了。”

  老人們的牙齒不好,為了確保飯菜鬆軟可口,藍紹會做的每一頓飯都很講究。五保老人石道英90多歲了,眼睛看不見了,藍紹會每天都把做好的飯端到老人跟前,一口一口地喂著他吃……在“五保村”工作的日子裏,藍紹會的一日三餐從來就沒有按時吃過。

  藍紹會説:“我就想為村裏人多做點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