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非:自貿區2.0時代要重視四個緊密結合(全文)
- 發佈時間:2015-06-19 13: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6月19日電 第九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財新自貿區論壇”18日在天津召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何亞非在論壇上表示,進入自貿區2.0時代,為更好發揮自貿區建設在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新格局的引領作用,需要重視四個緊密結合。
講話全文如下:
自貿區2.0時代的開放與改革
——在第九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財新自貿區論壇”上的講話
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何亞非
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新的開放型經濟格局。今年4月,國務院發佈廣東、福建、天津三地自貿區建設總體方案和上海自貿區深化改革方案,四地統一適用的負面清單正式亮相。隨著粵閩津三大自貿區掛牌啟動,中國自貿區建設步入2.0新時代。
廣東、福建、天津、上海四大自貿區“連點成線”,在中國沿海構築起各具優勢、各有側重的對外開放新熱土、新高地,肩負著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使命,將在中國深入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推動新一輪國際貿易協定、融入國際貿易新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
推進自貿區建設是中央根據全球化新趨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做出的重大決策。自貿區是制度創新“高地”,而非政策“洼地”,是以開放倒逼簡政放權改革,是中國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和更大範圍改革的試驗田,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將成熟的經濟金融制度向全國推廣。
進入自貿區2.0時代,為更好發揮自貿區建設在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新格局的引領作用,需要重視四個緊密結合。
一、與中國推動全球治理改革和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緊密結合
目前的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是二戰結束時,在美國主導下建立的。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0週年,全球化與“去全球化”同步發展、國際地緣政治、經濟變化加速發展,成為時代的“新常態”。近年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特點是,多邊貿易體系步履維艱,區域經濟合作方興未艾,高標準自貿區協定五彩紛呈。
21世紀初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國際經濟秩序調整的轉捩點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和西方開始走下坡路,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明顯上升,20國集團取代7國集團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平臺。“國際事務離不開中國的參與”已成事實。
對此,美西方有強烈的焦慮感和不安,開始修改國際經濟規則或制定新的國際規則,排擠中國,“重起爐灶”。美國極力推動的《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關係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談判就是突出的例子。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傳統國際競爭優勢逐漸削弱。同時,中國需要應對國際經濟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挑戰,自貿區2.0 就是中國應對挑戰的回答。只有中國自身發展站在時代的前列,在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中佔領思想、機制高地,運用“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才能在塑造新的國際秩序中佔據先機,引領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為中國的長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016年,中國將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這正是展示中國以自身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絕佳時機。二十國集團成員囊括所有發達和發展中大國,中國自貿區2.0的建設成果將吸引他們的眼球。
二、與中國重大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緊密結合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路。為此,中央提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區域經濟帶和四大自貿區建設,目的是下好“先手棋”,主動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以開放促改革,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
以“一帶一路”為例,有三點值得注意:
一是自貿區2.0與“一帶一路”一體兩面、相互配套。
在中國改革開放新版圖上,“一帶一路”橫向鋪展、四大自貿區縱向深入,相得益彰。“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為先導,促進沿線經濟體互聯互通;自貿區建設通過降低貿易投資門檻,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準;兩者相輔相成,目的都是創新區域合作模式,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
“一帶一路”內涵豐富,遠非自貿區可以概括,但中國與許多沿線國家都會商簽自貿區協定。如今年六月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簽署,,對今後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乃至亞太自貿區協定都有重要示範作用。據估算,中韓自貿協定的實施,將拉動中國實際GDP增長0.3%,南韓增長0.97%。中韓自貿區又是“一帶一路”和南韓“歐亞倡議”構想的重要對接點,將對兩國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和歐亞大陸經濟融合産生積極影響。
自貿區核心是公平、公開、透明,不僅涉及貿易、投資、智慧財産權,現在更與環境、勞工、國企、法制等相關聯。這對自貿區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自貿區成為按照國際高標準規則辦事的開放高地。
上海自貿區與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關係密切,作為自貿區先行先試標桿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就是中美談判的核心內容,即建立國際化、法治化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中國現行外商投資企業法對外商投資實行全面審批制,上海自貿區是在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基礎上,試行外商投資備案制,簡化行政審批程式。如中美率先達成高標準投資協定,將産生巨大示範和帶動效應,引領全球投資新規則制定。
二是自貿區2.0是中國資本走出去的試驗田,同時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近年來,中國對外投資迅速增加,製造業也從全球價值鏈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一帶一路”、“亞太自貿區”、“中美投資協定”談判的推進,將使中國資本全球佈局步伐顯著加快。
“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中國在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産業合作等領域提供資本輸出平臺,人民幣也將隨之成為地區主要支付貨幣,發揮更多定價、支付、結算和儲備功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是自貿區2.0建設的重點之一。
中國資本輸出為全球貨幣體系多元化做出了貢獻。中國已與28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總額4萬億元的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開始成為國際儲備資産。目前60多個國家央行投資了人民幣。雖然美國反對,IMF已表示考慮將人民幣納入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英國2014年發行30億元以人民幣計價國債,並將收入用作英外匯儲備。歐洲央行也考慮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貨幣資産。
據環球銀行間通信協會(SWIFT)統計,人民幣已成為中國與亞太國家的主要支付貨幣,使用量過去三年超過美元、日元,增長200%以上。今年1至4月佔結算支付的31%,而同期美元只有12.3%。 目前人民幣沿著貿易結算、金融交易、貨幣儲備的邏輯遞進關係由貿易結算向金融交易貨幣提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不僅將為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可靠的投融資渠道,也將推動人民幣更廣泛使用。
三是自貿區2.0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開更加高效便捷的通道。
這要求自貿區在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自由兌換、外匯管理制度改革、搭建企業國際化和跨境並購平臺等方面實現突破。
“一帶一路”需要構建一批海外支點。選取“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和地區設立雙邊或單邊産業園,正成為有關省市實施“一帶一路”的重要切入點。以自貿區為平臺,開展海關管理、檢驗檢疫、簽證頒發、資格互認以及邊境貿易管理等制度性合作,有利於同境外産業園、經濟區順利對接。
三、與中國經濟調結構、産業轉型升級緊密結合
為地方謀發展、為經濟調結構、為産業轉型升級,是自貿區2.0又一特徵。
中國是個農業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堅持推進工業化,現在處於工業化中後期。中國不再片面追求工業化速度和規模,而更加注重工業化品質和效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傳統需求拉動力減弱,投資、出口增速回落,製造業、基礎設施、房地産等需求增速放緩,新消費熱點仍在培育中。穩增長、調結構、轉動力,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日益突出、迫切。
自貿區2.0具有內外兼修的發展內涵。新時期國內企業既享受制度紅利,也面對外部商品、服務、技術、資本的衝擊。這種預期將推動企業主動適應外部競爭,幫助淘汰落後産能、調整産業結構。
當前全球生産分工越來越精細化,企業競爭優勢首先體現在對全球分工和資源的整合佈局能力,即根據市場潛力、當地勞工成本、技術、資金等狀況,將分佈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生産製造、研究開發、行銷服務進行全球整合。自貿區2.0將推動國內企業在全球佈局,將資源配置到效率最高、收益最大的行業中。創新是長期競爭力的源泉和基礎,通過加快技術和管理創新,提升産業競爭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從區域經濟發展看,廣東自貿區聯動空間包括粵港澳經濟與服務貿易一體化、中國東盟自貿區“鑽石版”,地域縱深涵蓋廣東、廣西、雲南和湖南;福建自貿區與海西經濟區和“大臺海”融合發展,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緊密相連,地域縱深包括福建和江西;天津自貿區以北京、河北為腹地,與整個京津冀實現捆綁式一體化發展,並且面向東北亞;上海自貿區融入長江經濟帶,提供貿易自由化綜合優質服務與便利。
四、與全球特別是亞洲的華僑華人優勢緊密結合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廣大海外僑胞不僅是投資先驅,更是聯繫中國與駐在國經貿關係的橋梁。中國吸引外資(FDI)的60%來自華僑華人,外資企業70%係華僑華人企業。同時,海外留學人才對中國科技發展、社會進步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説,中國經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海外華僑華人的熱情支援和積極參與。
經過長期艱苦奮鬥和創業發展,華僑華人擁有雄厚的産業和金融實力、全球化的生産行銷網路、豐富的智力資源、廣泛的政商網路,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獨特資源,也是自貿區2.0建設的重要力量。
國務院僑辦致力於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積極搭建平臺,加大引智引資力度,工作成效顯著。去年底,為落實同天津市政府戰略合作協議,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僑夢苑”僑商産業聚集區正式揭牌。這是國僑辦重點支援的全國首個僑商産業聚集區,也是華僑華人共用中國發展機遇的投資創業新載體。
“僑夢苑”僑商産業聚集區旨在打造華僑華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以科技研發及高新技術産業為戰略重點,聚集科技研發機構、華僑華人高層次人才、海外專業人士和僑商組織、各類科技服務要素,形成從高端人才引進、科技機構設置、研發孵化項目到落地生産製造的“一站式”服務體系。這種發展模式與中國推動自貿區2.0建設形成強有力的契合。
天津自貿區激發了廣大僑商新一輪投資天津的熱情。目前,天津正在積極推進“僑夢苑”僑商産業聚集區與天津自貿區對接,以創造更好條件,吸引廣大僑商到天津投資發展。
總的講,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協同發展將與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同步,與進一步開放同步,開創中國和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新格局。